-
公开(公告)号:CN1150044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80010340.0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具备:正极芯体、和形成于正极芯体的表面的正极复合材料层。正极复合材料层包含将Ni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率为70摩尔%以上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作为主成分的正极活性物质。另外,正极芯体的热导率X为50~155W/m·K(25℃)。优选相对于芯体的热导率X,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圆形度分布中的中值Y的上限值Y1和下限值Y2分别满足下述(式1)和(式2)的条件。(式1)Y1=0.9322(X‑0.987)(式2)Y2=0.1613(X‑0.746)‑0.0005。
-
公开(公告)号:CN1150392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80011242.9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 , H01M4/131 , H01M4/525 , H01M4/66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50/409
Abstract: 二次电池模块具有:至少1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及弹性体,其与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起排列,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承受来自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载荷。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将正极、负极和配置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分隔件层叠而成的电极体;以及收纳所述电极体的壳体,所述弹性体的压缩弹性模量为5MPa~120MPa,所述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其含有Ti作为主要成分,且厚度为1μm~8μm;以及正极活性物质层,其配置于所述正极集电体上,且含有Ni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量的比例为70摩尔%~100摩尔%的含锂镍复合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00440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80010340.0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具备:正极芯体、和形成于正极芯体的表面的正极复合材料层。正极复合材料层包含将Ni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率为70摩尔%以上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作为主成分的正极活性物质。另外,正极芯体的热导率X为50~155W/m·K(25℃)。优选相对于芯体的热导率X,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圆形度分布中的中值Y的上限值Y1和下限值Y2分别满足下述(式1)和(式2)的条件。(式1)Y1=0.9322(X‑0.987)(式2)Y2=0.1613(X‑0.746)‑0.0005。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0268363.3
申请日:2021-03-12
IPC: H01M4/133 , H01M4/36 , H01M4/583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组件。本公开为具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弹性体的二次电池组件。所述弹性体的压缩模量为5MPa~120MPa。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正极和负极,上述正极具有包含Ti作为主要成分且厚度为1μm~8μm的正极集电体,上述负极具有从负极集电体起依次形成的第1层和第2层,上述第1层具有包含10%耐力为3MPa以下的第1碳系活性物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颗粒,上述第2层具有包含10%耐力为5MPa以上的第2碳系活性物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04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980069313.3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的特征在于,具备以Ti为主要成分的正极集电体、和配置在所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具有3g/cc以上的密度,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出于2μm~20μm的范围,所述正极集电体的厚度处于1μm~8μm的范围,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所述粘结剂的含量满足下式:y=0.006x2+0.0262x+a(其中,y为粘结剂的含量(质量%),x为所述正极集电体的厚度,a为0.3~2.2的实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