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绕组翘曲变形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8316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510297802.8

    申请日:2015-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翘曲变形恢复方法。当短路力通过变压器内绕组,由轴向漏磁产生的辐向电磁力会生成辐向压缩力,此力会使内绕组向内压缩变形,且在内绕组较均匀地分布;当短路力通过变压器外绕组,由轴向漏磁产生的辐向电磁力会生成辐向拉伸力,使外绕组向外拉伸变形。利用不同短路方式若使中压绕组(或公共绕组)辐向压缩力变为辐向拉伸力,则绕组翘曲变形可以恢复。本方案通过逐步调整短路电流大小和作用时间,获得中压绕组(或公共绕组)翘曲变形的恢复效果。本发明不需要拆卸解体变压器,维修方便、成本低、速度快,适用于所有的三绕组变压器中压绕组或带第三绕组的自耦变压器公共绕组的翘曲变形恢复。

    一种变压器绕组翘曲变形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831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297802.8

    申请日:2015-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翘曲变形恢复方法。当短路力通过变压器内绕组,由轴向漏磁产生的辐向电磁力会生成辐向压缩力,此力会使内绕组向内压缩变形,且在内绕组较均匀地分布;当短路力通过变压器外绕组,由轴向漏磁产生的辐向电磁力会生成辐向拉伸力,使外绕组向外拉伸变形。利用不同短路方式若使中压绕组(或公共绕组)辐向压缩力变为辐向拉伸力,则绕组翘曲变形可以恢复。本方案通过逐步调整短路电流大小和作用时间,获得中压绕组(或公共绕组)翘曲变形的恢复效果。本发明不需要拆卸解体变压器,维修方便、成本低、速度快,适用于所有的三绕组变压器中压绕组或带第三绕组的自耦变压器公共绕组的翘曲变形恢复。

    一种具有直流偏磁抑制功能的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07507698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66381.8

    申请日:2017-08-30

    Inventor: 刘军 张安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823 H01F27/30 H01F27/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直流偏磁抑制功能的变压器,包括铁芯和绕组,绕组由一次、二次绕组组成,其中每相的一次绕组均采用曲折性连接结构,每相的一次绕组均分为二段绕组构成,构成每相一次绕组的两段绕组均分别绕制于不同的铁芯上。变电站短路电流水平、控制保护装置以及中性点小电抗等影响很小;曲折性绕组既提供非常高的空载励磁阻抗,又提供非常低的漏抗。

    一种轴向双分裂整流全箔绕变压器及绕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52593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40167.X

    申请日:2015-05-13

    Inventor: 刘军 张安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双分裂整流全箔绕变压器及绕制方法,变压器包括至少一组高压绕组(HV11、HV12与HV21、HV22)和一组低压绕组(LV1和LV2),低压绕组的2个绕组相位不同,分别接整流设备。HV11和HV12绕向相反,HV21和HV22绕向相反。HV11和LV1绕向相同,HV22和HV11绕向相同。HV11与HV12串联形成HV1;HV21与HV22串联形成HV2;HV1与HV2并联形成HV;HV11、HV12与HV21、HV22及LV1与LV2全部为箔式绕组。本方案需要的绝缘件少,抗短路能力好,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用于整流变压器领域。

    双电压变压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20046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340892.6

    申请日:2011-11-02

    Inventor: 刘军 张安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压变压器,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双电压变压器。它包括铁芯、至少一组高压线圈和至少一组低压线圈,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都套装在铁芯上,每组低压线圈都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端口都与切换开关连接,切换开关调到高压模式时,第一线圈接地,第二线圈接入变压器的低压端回路中;切换开关调到低压模式时,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串联以后接入低压端回路中。每组高压线圈都至少包括一个高压线圈和包括或不包括一个调压线圈。高压线圈即可以是一次侧也可以是二次侧。通过改变低压侧的线圈匝数来改变匝电压。这样可以简化高压侧的结构,且降低了高压双电压变换开关的绝缘等级。本发明适用于所有变压器,尤其是高电压变压器。

    一种轴向双分裂整流全箔绕变压器及绕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52593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240167.X

    申请日:2015-05-13

    Inventor: 刘军 张安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双分裂整流全箔绕变压器及绕制方法,变压器包括至少一组高压绕组(HV11、HV12与HV21、HV22)和一组低压绕组(LV1和LV2),低压绕组的2个绕组相位不同,分别接整流设备。HV11和HV12绕向相反,HV21和HV22绕向相反。HV11和LV1绕向相同,HV22和HV11绕向相同。HV11与HV12串联形成HV1;HV21与HV22串联形成HV2;HV1与HV2并联形成HV;HV11、HV12与HV21、HV22及LV1与LV2全部为箔式绕组。本方案需要的绝缘件少,抗短路能力好,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用于整流变压器领域。

    用于变压器升高座的绝缘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758053U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1020166879.4

    申请日:2010-04-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绝缘筒,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升高座的绝缘筒装置。包括基架,所述的基架上设有升高座,所述的升高座内设有绝缘筒,所述的绝缘筒包括绝缘筒Ⅰ、绝缘筒Ⅱ和绝缘筒Ⅲ,所述的绝缘筒Ⅱ套接在绝缘筒Ⅰ中,所述的绝缘筒Ⅲ套接在绝缘筒Ⅰ中且黏贴在绝缘筒Ⅰ上,所述的绝缘筒中设有套管均压球,所述的套管均压球与引线相连接,所述的绝缘筒Ⅰ、绝缘筒Ⅱ和绝缘筒Ⅲ相匹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简单,稳定性高。

    一种具有直流偏磁抑制功能的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207134215U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21100153.9

    申请日:2017-08-30

    Inventor: 刘军 张安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直流偏磁抑制功能的变压器,包括铁芯和绕组,绕组由一次、二次绕组组成,其中每相的一次绕组均采用曲折性连接结构,每相的一次绕组均分为二段绕组构成,构成每相一次绕组的两段绕组均分别绕制于不同的铁芯上。变电站短路电流水平、控制保护装置以及中性点小电抗等影响很小;曲折性绕组既提供非常高的空载励磁阻抗,又提供非常低的漏抗。(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双电压变压器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32478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427490.5

    申请日:2011-11-02

    Inventor: 刘军 张安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压变压器,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双电压变压器。它包括铁芯、至少一组高压线圈和至少一组低压线圈,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都套装在铁芯上,每组低压线圈都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端口都与切换开关连接,切换开关调到高压模式时,第一线圈接地,第二线圈接入变压器的低压端回路中;切换开关调到低压模式时,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串联以后接入低压端回路中。每组高压线圈都至少包括一个高压线圈和包括或不包括一个调压线圈。高压线圈即可以是一次侧也可以是二次侧。通过改变低压侧的线圈匝数来改变匝电压。这样可以简化高压侧的结构,且降低了高压双电压变换开关的绝缘等级。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变压器,尤其是高电压变压器。

    一种超高压引线的夹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217575U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20335393.3

    申请日:2011-09-08

    Inventor: 张安红 张尧良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夹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压引线的夹持结构。包括线圈,所述的线圈的底部设有撑条和绝缘端圈,所述的撑条外套有出线绝缘筒,所述的出线绝缘筒外套有绝缘抱箍,所述的绝缘端圈与绝缘抱箍相固定连接。一种超高压引线的夹持结构结构紧凑,稳定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