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非对称数字编码方案的光子模数转换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483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308729.8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数字编码方案的光子模数转换系统及方法,飞秒脉冲激光器提供脉冲光源,由第一光分束器分为两路并行采样脉冲源,分别在两个电光调制器上完成对模拟射频信号的采样,同时通过直流电源调节电光调制器的静态偏置电压实现系统所需的相移。第一调制器的输出经第二分束器分为K束信号,通过光电探测器对第二分束器和第二调制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由比较器阵列进行阈值判决,最后由组合逻辑模块将比较器输出转换为二进制码。本发明所述转换系统通过增加比较阈值的方法,在不增加调制器数量的基础上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比特精度,使普通的电光调制器可以应用到光子模数转换系统中,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一种基于强度调节和差分编码技术的光子模数转换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28421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910243149.5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度调节和差分编码技术的光子模数转换方法及系统,采用两个同步飞秒脉冲激光器提供不同中心频率的脉冲光源,脉冲信号经波分复用后作为采样脉冲源,后经电光调制器对模拟射频信号采样,经延时后,光信号经解复用器分为两路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并分别经分束器分为n路信号,其中一个分束器经衰减器阵列改变输出信号强度。输出光信号经耦合器阵列处理后由光电探测器作光电转换,最终经比较器阵列进行阈值判决,判决结果即为模拟信号量化后的输出。避免了调制器级联结构中存在的信号同步和响应一致性问题,简化了系统结构和对光电器件的依赖性;利用光强度调节来实现系统传递函数的相移,避免了传统相移操作的不稳定性。

    一种基于分级量化原理的光子模数转换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527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08437.5

    申请日:2020-0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的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级量化原理的光子模数转换系统及方法,包括锁模激光器、第一光分束器、第一电光调制器、第二电光调制器、第三电光调制器、信号发生器、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第三直流电源、第二光分束器、第三光分束器、第四光分束器、粗量化模块和细量化模块。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分级量化原理的光子模数转换系统及方法,和传统光子模数转换系统相比,该方案利用粗-细两级量化的方式,在等数量MZM的基础上实现了量化级数的指数次增长,从而极大提升了模数转换系统的比特精度,同时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易集成等特点。

    一种基于非对称数字编码方案的光子模数转换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483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308729.8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数字编码方案的光子模数转换系统及方法,飞秒脉冲激光器提供脉冲光源,由第一光分束器分为两路并行采样脉冲源,分别在两个电光调制器上完成对模拟射频信号的采样,同时通过直流电源调节电光调制器的静态偏置电压实现系统所需的相移。第一调制器的输出经第二分束器分为K束信号,通过光电探测器对第二分束器和第二调制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由比较器阵列进行阈值判决,最后由组合逻辑模块将比较器输出转换为二进制码。本发明所述转换系统通过增加比较阈值的方法,在不增加调制器数量的基础上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比特精度,使普通的电光调制器可以应用到光子模数转换系统中,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一种基于强度调节和差分编码技术的光子模数转换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28421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43149.5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度调节和差分编码技术的光子模数转换方法及系统,采用两个同步飞秒脉冲激光器提供不同中心频率的脉冲光源,脉冲信号经波分复用后作为采样脉冲源,后经电光调制器对模拟射频信号采样,经延时后,光信号经解复用器分为两路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并分别经分束器分为n路信号,其中一个分束器经衰减器阵列改变输出信号强度。输出光信号经耦合器阵列处理后由光电探测器作光电转换,最终经比较器阵列进行阈值判决,判决结果即为模拟信号量化后的输出。避免了调制器级联结构中存在的信号同步和响应一致性问题,简化了系统结构和对光电器件的依赖性;利用光强度调节来实现系统传递函数的相移,避免了传统相移操作的不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