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9467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833153.8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杭州清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H02G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架空线路的避雷线保护角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利用所述线路的经验公式,确定所述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关于避雷线保护角的表达式;获取与避雷线保护角存在关联性的避雷线参数的约束条件;利用所述表达式计算雷击跳闸率,并在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将雷击跳闸率最小时对应的保护角选定为避雷线保护角的最终确定值。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绝缘架空线路的避雷线保护角确定方法,利用经验公式确定避雷跳闸率与避雷线保护角的关系式,在避雷跳闸率最小、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选定避雷线保护角,综合考虑了线路过电压幅值与雷电绕击线路概率,对避雷线保护角进行计算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674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63500.0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能计量误差预测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对目标时间段内电能计量装置的电能计量误差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误差趋势分量时间序列和误差旋转分量时间序列;分别构上述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相应地得到趋势分量预测模型和旋转分量预测模型;分别利用趋势分量预测模型和旋转分量预测模型对电能计量误差进行预测,相应地得到趋势分量预测值和旋转分量预测值;对趋势分量预测值和旋转分量预测值进行叠加,得到整体计量误差预测结果。本申请通过对已知的电能计量误差信号进行分解,从而得到误差趋势分量时间序列和误差旋转分量时间序列,基于这两种时间序列进行了预测模型的构建,进而实现了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整体计量误差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674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510563500.0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能计量误差预测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对目标时间段内电能计量装置的电能计量误差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误差趋势分量时间序列和误差旋转分量时间序列;分别构上述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相应地得到趋势分量预测模型和旋转分量预测模型;分别利用趋势分量预测模型和旋转分量预测模型对电能计量误差进行预测,相应地得到趋势分量预测值和旋转分量预测值;对趋势分量预测值和旋转分量预测值进行叠加,得到整体计量误差预测结果。本申请通过对已知的电能计量误差信号进行分解,从而得到误差趋势分量时间序列和误差旋转分量时间序列,基于这两种时间序列进行了预测模型的构建,进而实现了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整体计量误差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206004189U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21065359.8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IPC: H02B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拆装中置柜内互感器的拆装设备,包括底座、竖直位移升降装置和水平位移调节装置,所述竖直位移升降装置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水平位移调节装置并用于调节所述水平位移调节装置的竖直高度,所述水平位移调节装置用于放置互感器并能够调节互感器的水平位置。通过上述设备进行拆装互感器,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54699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610808329.X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ZigBee网状网络的充电桩RFID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位于纯电动汽车PEV上的虚拟机监控器VMM中的ZigBee路由器和位于充电桩上的ZigBee协调器构成ZigBee网状网络;将ZigBee路由器作为RFID标签,由ZigBee协调器分配一个16位动态地址,并将所述动态地址与ZigBee路由器唯一的MAC地址相关联;将ZigBee协调器作为RFID读取器,通过来自ZigBee路由器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来识别所述PEV对充电桩的靠近或离开。该方法实现充电桩与纯电动汽车PEV之间互相通信,提升纯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速度和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5469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08329.X
申请日:2016-09-06
Applicant: 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ZigBee网状网络的充电桩RFID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位于纯电动汽车PEV上的虚拟机监控器VMM中的ZigBee路由器和位于充电桩上的ZigBee协调器构成ZigBee网状网络;将ZigBee路由器作为RFID标签,由ZigBee协调器分配一个16位动态地址,并将所述动态地址与ZigBee路由器唯一的MAC地址相关联;将ZigBee协调器作为RFID读取器,通过来自ZigBee路由器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来识别所述PEV对充电桩的靠近或离开。该方法实现充电桩与纯电动汽车PEV之间互相通信,提升纯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速度和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2558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0739943.5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IPC: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柱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人机操作模块,设置于监控中心;第二人机操作模块、传感器组,传感器组包括若干自带北斗模块的传感器、视频采集模块,均设置于充电柱上;中央处理器,设置于充电柱上,包括连接于分析模块、传感器组以及视频采集模块的标记单元、连接于充电方案生成模块和标记单元的转换单元、连接于第一人机操作模块的数据调用单元、连接于第一人机操作模块的第一人机操作接收单元、连接于第二人机操作模块的第二人机操作接收单元、管理单元、执行单元;分析模块;充电方案生成模块,设于充电柱上且连接于执行单元、第二人机操作接收单元和转换单元。此种充电柱控制系统的控制延长了充电柱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299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88224.X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IPC: H02J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2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过载概率计算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预设参数,确定配电变压器在不过载情况下可连接的EV的最大数量ncap;利用二项分布概率函数及所述ncap建立配电变压器过载概率模型;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计算配电变压器过载概率,利用配电变压器过载概率能够防止配电变压器因过载出现损坏,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且能够为利用最佳化替换策略来减少配电变压器替换成本提供基础;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过载概率计算装置及配电变压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6710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633726.8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电力工程验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网电力工程的待验收参数的实测数据;所述待验收参数为验收过程中影响配网电力工程质量的多个关键性指标;将所述待验收参数的实测数据与标准数据库中预设的待验收参数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根据对所述实测数据与所述标准数据的比对,生成配网电力工程当前验收项目是否合格的验收结果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将所述实测数据、所述标准数据以及所述验收结果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本申请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到配网工程验收过程中,提高了验收质量,规范了验收流程,量化了验收指标项,实现了验收流程无纸化,减少了验收人员专业素质差异,提高了验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87886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147710.7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 , 杭州昊美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电力网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异常检测步骤、节点上报步骤、簇上报步骤、簇群重置步骤、簇群动态更新步骤以及簇群合并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了执行上述方法的电力网检测系统。在传感器网络的节点检测到相对重要的异常状态时,本发明可以实现异常数据的即时上传,降低了传输时延;而且,本发明还可以将属于同一异常区域的节点整合至同一簇群下,有利于对异常数据的集中传输、管理和应用,并且降低对异常区域以外其它节点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