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禁对讲设备及模式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865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530528.3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禁对讲设备及模式切换方法,属于安防对讲领域。该门禁对讲设备包括:处理器、接近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接近传感器,用于采集距离数据,距离数据用于指示是否存在终端设备吸附于门禁对讲设备,终端设备是具有显示屏的设备;处理器,用于根据距离数据确定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可视对讲模式和非可视对讲模式中的一种。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存在可视对讲的需求时,能够利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进行可视对讲,门禁对讲设备内部可以不设置显示屏,不仅能够使得门禁对讲设备小型化,还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切换门禁对讲设备的工作模式,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门禁对讲设备的灵活性。

    一种虹膜识别设备及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51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68029.8

    申请日:2024-06-14

    Inventor: 毛壮 周阿雷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虹膜识别设备及方法,设备中存在不同焦距的多个第二镜头,因此无需使用变焦镜头,处理器在检测到存在人员面部的情况下,获取人员面部所处位置,从而确定出能清晰拍摄到该位置的第二镜头,进而根据其拍摄的清晰图像进行虹膜识别,人员在虹膜识别时仅需要移动至任意第二镜头的有效拍摄区域内即可,有效降低了虹膜识别对人员移动路线的限制。并且仅在第一图像检测结果为活体的情况下才对第三图像进行虹膜识别,有效降低通过佩戴面部等方式冒充他人身份成功率,即提高虹膜识别的准确性。并且该设备借助相对成熟的面部活体检测提高的准确性,因此即使虹膜活体检测技术尚不成熟,也仍然能够准确地进行虹膜识别。

    一种双目面部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9486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98691.9

    申请日:2024-04-01

    Inventor: 毛壮 周阿雷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目面部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匹配可见光图像和待匹配红外图像,对待匹配可见光图像和待匹配红外图像进行面部特征提取,基于得到的待匹配可见光图像的第一面部特征信息,以及待匹配红外图像的第二面部特征信息进行双目匹配,得到特征信息匹配结果,如果特征信息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根据待匹配可见光图像以及第一历史时间段内待匹配可见光图像之前的可见光图像包括的面部特征信息的位置,确定第一特征运动矢量,并根据待匹配红外图像以及第一历史时间段内待匹配红外图像之前的红外图像包括的面部特征信息的位置,确定第二特征运动矢量,将特征运动矢量进行匹配,得到面部匹配结果。

    码率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8733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910271830.0

    申请日:2019-04-04

    Inventor: 荣慧慧 周阿雷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码率切换的方法和装置,属于通讯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检测的处理器在至少一个历史时刻的负载信息,预测处理器在目标时刻的负载信息;分别确定各负载信息对应的最大码率,其中,各负载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历史时刻的负载信息和预测的负载信息;基于确定出的各最大码率,确定预设的每个待选择的码率对应的溢出概率,其中,溢出概率是在目标时刻待选择的码率大于预测的负载信息对应的最大码率的概率;基于每个待选择的码率对应的溢出概率,在待选择的码率中,选择在目标时刻使用的目标码率。采用本申请,可以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用户不能获得良好的观看体验,并且用户操作起来较麻烦的技术问题。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门控装置、门锁及管理主机

    公开(公告)号:CN11923320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46347.0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门控装置、门锁及管理主机,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其中,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响应于满足用于触发门锁开门的条件,构建携带有目标标识的目标开锁指令;其中,所述目标标识为所述目标门控装置的装置标识;通过第一信道,广播所述目标开锁指令,以使得分配有所述第一信道的门锁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目标开锁指令,检测所述目标开锁指令中的目标标识与自身所注册的门控装置的装置标识是否相同,若相同,执行开门动作。可见,通过本方案可以提高开门效率。

    用户界面模块的处理方法、门口机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55920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912205.X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界面模块的处理方法、门口机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用户界面UI进程向管理进程发送获取请求,通过管理进程将获取请求转发给主进程,获取请求用于获取门口机的屏幕属性参数,通过主进程接收获取请求并获取屏幕属性参数,以及将屏幕属性参数发送给管理进程,通过管理进程将屏幕属性参数转发给UI进程,通过UI进程接收屏幕属性参数,并加载与屏幕属性参数对应的目标UI模块。在本技术方案中,UI进程与主进程相互独立,UI进程可以在脱离主进程的情况下适配UI模块,提高了开发效率。

    码率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87336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271830.0

    申请日:2019-04-04

    Inventor: 荣慧慧 周阿雷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码率切换的方法和装置,属于通讯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检测的处理器在至少一个历史时刻的负载信息,预测处理器在目标时刻的负载信息;分别确定各负载信息对应的最大码率,其中,各负载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历史时刻的负载信息和预测的负载信息;基于确定出的各最大码率,确定预设的每个待选择的码率对应的溢出概率,其中,溢出概率是在目标时刻待选择的码率大于预测的负载信息对应的最大码率的概率;基于每个待选择的码率对应的溢出概率,在待选择的码率中,选择在目标时刻使用的目标码率。采用本申请,可以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用户不能获得良好的观看体验,并且用户操作起来较麻烦的技术问题。

    一种人脸鉴权功能快速生效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3169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10931339.6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人脸鉴权功能快速生效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安防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脸门禁设备的人脸鉴权功能生效所需时间较长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管理平台下发的人员权限数据和人脸建模数据;将所述人员权限数据和人脸建模数据写入内存,所述内存中的人员权限数据和人脸建模数据供执行人脸鉴权使用;向管理平台发送表示可以执行人脸鉴权的消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对人脸门禁设备的部署。

    门禁管理方法、门禁终端、门禁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01734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010861893.4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门禁管理方法、门禁终端、门禁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包括:检测目标检测视野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在目标检测视野内检测到第一目标时,提取第一目标的特征数据;将第一目标的特征数据与多个目标的特征数据进行匹配,以得到第一目标的匹配结果;检测屏幕视野中是否存在第二目标;在屏幕视野内检测到第二目标时,提取第二目标的特征数据;根据第一目标的特征数据和第二目标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是否为同一个目标;在确定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为同一个目标时,根据第一目标的匹配结果确定第一目标是否具有通行权限。

    门禁管理方法、门禁终端、门禁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01734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61893.4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门禁管理方法、门禁终端、门禁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一种门禁管理方法,包括:检测目标检测视野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在目标检测视野内检测到第一目标时,提取第一目标的特征数据;将第一目标的特征数据与多个目标的特征数据进行匹配,以得到第一目标的匹配结果;检测屏幕视野中是否存在第二目标;在屏幕视野内检测到第二目标时,提取第二目标的特征数据;根据第一目标的特征数据和第二目标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是否为同一个目标;在确定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为同一个目标时,根据第一目标的匹配结果确定第一目标是否具有通行权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