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5056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251898.2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军启 , 贾世伟 , 刘巧凤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在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流量调节装置、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并形成第一回路;所述电池组,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并形成第二回路;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并形成第三回路,所述第三回路通过第一换热器吸收所述第二回路的热量。本申请的热泵系统在制热模式下通过第一回路制热,所述第三回路可以通过第一换热器吸收所述第二回路的热量,从而实现将冷却剂循环回路中的电池组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制冷剂循环回路中,不仅有利于电池组的散热,而且能够提高整个热泵系统的制热量,提高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37546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810326353.9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热泵系统,该低温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一换热器、组合阀、室外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二电磁阀以及冷却液回路;所述低温热泵系统在第一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组合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电磁阀依序连通形成第一回路;其中,所述第二热换器还连通于所述冷却液回路,用于与所述冷却液回路换热。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在低温热泵系统中增加了从冷却液回路中吸热的换热器,可以吸收来自冷却液回路中热流的热量,从而可以提高低温热泵系统中压缩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59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85165.8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热泵系统,该低温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组合阀、第一节流元件、室外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第四换热器;低温热泵系统在第八模式下,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及第四换热器依序连通形成第十回路;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组合阀及室外换热器依序连通形成第十一回路;组合阀和室外换热器的支路与第一节流元件和第四换热器的支路并联。本发明在低温热泵系统的第八模式中,第十回路实现制热除湿,第十一回路从大气环境吸热的换热器,从而可以提高低温热泵系统中气态制冷剂的占比,能够同时实现制热除湿,和提升乘车的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9804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870675.4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 B60H1/03 , B60L58/27 , B60L58/26 , H01M10/613 , H01M10/6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液循环流路、制冷剂循环流路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连接于所述冷却液循环流路,所述第二换热部连接于所述制冷剂循环流路,所述冷却液循环流路包括第一换热组件、第二换热组件和第一支路;所述系统包括制热模式,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组件、所述第二换热组件和所述第一换热部连通形成回路,所述第一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一换热部连通形成回路,冷却液经第一换热组件后,一路流向第一支路,一路流向所述第二换热组件,两路冷却液汇合后流向所述第一换热部。
-
公开(公告)号:CN107791779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672524.9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007 , B60H1/00392 , B60H1/00492 , B60H1/007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泵(3)、第一膨胀装置(4)、第二膨胀装置(5)、室外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101)和储能装置(10、11),储能装置中设有相变储能材料,第一换热器为液体换热器;所述系统还包括蓄冷机制和蓄热机制,在蓄冷机制下,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膨胀装置和第一换热器顺序连通形成回路,泵、第一换热器、储能装置和第二换热器顺序连通形成回路;在蓄热机制下,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膨胀装置、室外换热器顺序连通形成回路,泵、第一换热器、储能装置和第二换热器顺序连通形成回路。通过设置储能装置,实现能量的存储,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49804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10870675.4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 B60H1/03 , B60L58/27 , B60L58/26 , H01M10/613 , H01M10/6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液循环流路、制冷剂循环流路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部连接于所述冷却液循环流路,所述第二换热部连接于所述制冷剂循环流路,所述冷却液循环流路包括第一换热组件、第二换热组件和第一支路;所述系统包括制热模式,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组件、所述第二换热组件和所述第一换热部连通形成回路,所述第一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一换热部连通形成回路,冷却液经第一换热组件后,一路流向第一支路,一路流向所述第二换热组件,两路冷却液汇合后流向所述第一换热部。
-
公开(公告)号:CN111152622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034065.3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膨胀装置、第二膨胀装置、室外换热器、电池单元、第三膨胀装置、第二换热器、泵;所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车厢制热及电池单元制冷机制,在所述车厢制热及电池单元制冷机制下:制冷剂由所述第一换热器流出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所述第二膨胀装置进行节流后流向所述室外换热器,另一路进入所述第三膨胀装置进行节流后流向所述第二换热器,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吸收循环液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95369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1123981.3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84 , F24F11/86 , F24F140/12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中间换热器以及设置于第一换热器进口的节流元件,中间换热器中第一换热部的第一端口与压缩机进口连通,第一换热部的第二端口能够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通,第二换热部的第一端口能够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连通,第二换热部的第二端口能够与节流元件连通;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和节流元件间设置有第一支路,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阀件,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模式,在制冷模式下,第一阀件的开度能够调节。本发明通过调整第一阀件的开度,能改变中间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得压缩机吸排气温度得到有效控制,使压缩机能够高频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791779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710672524.9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泵(3)、第一膨胀装置(4)、第二膨胀装置(5)、室外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101)和储能装置(10、11),储能装置中设有相变储能材料,第一换热器为液体换热器;所述系统还包括蓄冷机制和蓄热机制,在蓄冷机制下,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膨胀装置和第一换热器顺序连通形成回路,泵、第一换热器、储能装置和第二换热器顺序连通形成回路;在蓄热机制下,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膨胀装置、室外换热器顺序连通形成回路,泵、第一换热器、储能装置和第二换热器顺序连通形成回路。通过设置储能装置,实现能量的存储,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33952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730115.9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第一冷却液回路以及连接于制冷剂回路和第一冷却液回路之间的第一换热器,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一膨胀装置;所述第一冷却液回路包括第一换热组件,压缩机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与第一膨胀装置的第一端相连,第一膨胀装置的第二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在第一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膨胀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形成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组件连通形成回路,第一换热组件的热量能够传递给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第一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