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络纱机、自动络纱机所具备的纱线卷取模块、接头模块、供纱更换模块以及自动络纱机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3254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880050161.8

    申请日:2018-08-15

    Inventor: 中川隆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自动络纱机、自动络纱机所具备的纱线卷取模块、接头模块、供纱更换模块以及自动络纱机制造方法。自动络纱机(1)具备多个卷取单元(4)以及主框架(2)。多个卷取单元(4)分别至少具有纱线卷取部(5)以及接头部(8)。在主框架(2)上配置多个卷取单元(4)。主框架(2)具备鼓风管道(13)的上表面以及支承轴(14)的上表面。鼓风管道(13)的上表面朝上,支承纱线卷取部(5)的一半以上的重量。支承轴(14)的上表面朝上,支承接头部(8)的一半以上的重量。纱线卷取部(5)将纱线卷取为卷装(9)。接头部(8)将纱线进行接合。纱线卷取部(5)以及接头部(8)分别通过不同的安装机构安装于主框架(2)。

    细纱机、纱线卷取系统以及供纱管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4767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680028497.5

    申请日:2016-04-21

    Abstract: 细纱机(3)具备:取得粗纱从卷绕了粗纱(13)的粗纱管(10)变没的状态、即材料用尽的情况的状态取得部(310);分别具有下辊(331a、332a、333a)以及上辊(331b、332b、333b)并牵引粗纱的多个辊对(331、332、333);在多个辊对的各个中对下辊进行驱动的多个驱动部(331c、332c、333c);以及在状态取得部取得了材料用尽的情况下控制多个驱动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得牵伸后的粗纱与取得材料用尽的情况前相比变粗的驱动控制部(312)。

    纱管处理装置及纱线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8924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88976.1

    申请日:2018-04-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67/086 B65H27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纱管处理装置及纱线处理系统。纱管处理装置(103)是用于将喂纱纱管供给至纱线卷绕装置(102)的装置。纱管处理装置(103)具备多个吸引机构(例如第1吸引机构(51)、第2吸引机构(53))、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45)、纱管处理装置用吸引管道(47)、和第1闸门装置(52)等。多个吸引机构通过吸引空气来进行喂纱纱管的纱线的处理。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45)产生吸引空气流。纱管处理装置用吸引管道(47)介于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45)与多个吸引机构之间。第1闸门装置(52)对纱管处理装置用吸引管道(47)的空气的导通进行切换。

    细纱机、纱线卷取系统以及供纱管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476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28497.5

    申请日:2016-04-21

    Abstract: 细纱机(3)具备:取得粗纱从卷绕了粗纱(13)的粗纱管(10)变没的状态、即材料用尽的情况的状态取得部(310);分别具有下辊(331a、332a、333a)以及上辊(331b、332b、333b)并牵引粗纱的多个辊对(331、332、333);在多个辊对的各个中对下辊进行驱动的多个驱动部(331c、332c、333c);以及在状态取得部取得了材料用尽的情况下控制多个驱动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得牵伸后的粗纱与取得材料用尽的情况前相比变粗的驱动控制部(312)。

    纤维机械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4583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10020098.3

    申请日:2011-01-13

    Inventor: 中川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机械,自动络筒机具备单元主体部(4)、构成部件和管路(61)。上述构成部件配置在单元主体部(4)或者其附近。管路(61)由弹性原料形成,用于供给使上述构成部件动作的压缩空气。并且,单元主体部(4)的内部被分隔壁(55a、55b、55c、55d、55e)划分为基板配置区域(51、53)和空气配管区域(50、52、54)。而且,在该单元主体部(4)的内部,管路(61)配置在空气配管区域(50、52、54)内,控制基板(63)配置在基板配置区域(51、53)内。

    卷取单元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10846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254916.0

    申请日:2012-07-23

    Inventor: 中川隆

    Abstract: 一种卷取单元,在单元框架(2)的一侧且为外部配置:将供纱管(4)侧的纱端、即下纱线与卷装(P)侧的纱端、即上纱线连接的接头装置(12);将下纱线向接头装置(12)引导的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和将上纱线向接头装置(12)引导的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能够通过第1驱动机构(27)上下回转而构成,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能够通过第2驱动机构(47)上下回转而构成。将第1驱动机构(27)及第2驱动机构(47)分别配置在单元框架(2)的一侧且为外部。

    纤维机械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4730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710299278.7

    申请日:2017-05-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纤维机械,下纱引导管(25)和上纱引导管(26)吸引并回收络纱单元(4)中产生的碎纱。第1吸引流产生机构(40)具有使下纱引导管(25)和上纱引导管(26)产生吸引流的负压用电动机(42)。各络纱单元(4)具备用来给筒管放置部(10)提供供纱筒管(21)的纡库式筒管提供机构(60)。纡库式筒管提供机构(60)的多个凹座部(62p)能够收容供纱筒管(21)。纱端保持部(63)吸引并保持被收容在凹座部(62p)的供纱筒管(21)的纱端,同时对产生的碎纱进行回收。第2吸引流产生机构(50)利用不同于负压用电动机(42)的负压用电动机(52)在纱端保持部(63)中产生吸引流。

    纱管处理装置及纱线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8924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810288976.1

    申请日:2018-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纱管处理装置及纱线处理系统。纱管处理装置(103)是用于将喂纱纱管供给至纱线卷绕装置(102)的装置。纱管处理装置(103)具备多个吸引机构(例如第1吸引机构(51)、第2吸引机构(53))、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45)、纱管处理装置用吸引管道(47)、和第1闸门装置(52)等。多个吸引机构通过吸引空气来进行喂纱纱管的纱线的处理。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45)产生吸引空气流。纱管处理装置用吸引管道(47)介于纱管处理装置用鼓风机(45)与多个吸引机构之间。第1闸门装置(52)对纱管处理装置用吸引管道(47)的空气的导通进行切换。

    纱线卷绕机、自动络纱机以及接纱部分的检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6699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094813.0

    申请日:2016-0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纱线卷绕机、自动络纱机以及接纱部分的检查方法。络纱单元(10)具备:对喂纱纱管(B)进行支承的纱管支承部(11)、卷绕支承于纱管支承部的喂纱纱管的纱线(Y)的卷绕部、在纱管支承部与卷绕部之间连接纱管支承部侧的纱线与卷绕部侧的纱线的接纱装置(31)、取得通过接纱装置连接纱线的接纱部分的尺寸的尺寸取得部(110)、取得接纱部分的强力的强力取得部(120)、以及能够切换卷绕喂纱纱管的纱线而形成卷装的通常模式与将通过尺寸取得部以及强力取得部取得的接纱部分的尺寸以及强力作为检查值输出的检查模式的检查控制部(100)。

    自动络纱机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49809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0910126205.3

    申请日:2009-03-03

    Inventor: 中川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54/702 B65H54/707 B65H67/081 B65H27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络纱机,具备:纱线卷绕单元(2),用于使从供纱管(3)解舒的纱线(4)一边往复动一边卷绕在卷取管(6、7)上而形成卷装(7);和用于产生负压的负压源(62)。上述纱线卷绕单元(2)具有多个用于对纱线(4)及杂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进行吸引的吸引构件(25、27、20)。上述多个吸引构件(25、27、20)的各基端(25b、27b、20c)和负压源(62)经由吸引控制单元(30)而接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