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51860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680038264.3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54
Abstract: 在电池壳体(12)形成开口部(38′)(时刻t1~时刻t5)。接着,将电解液从电池壳体(12)的内部经开口部(38′)吸出到已密封减压的电解液回收捕集器(64)(时刻t5~时刻t6)。接着,将不含电解质的溶剂从溶剂罐(62)经开口部(38′)注入电池壳体(12)的内部(时刻t8~时刻t9)。之后,将混合液从电池壳体(12)的内部经开口部(38′)吸出到已密封减压的电解液回收捕集器(64)(时刻t10~时刻t11)。通过进行上述处理,能够高效地大量分解回收包含电池壳体(12)的电池构成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86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38264.3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54
Abstract: 在电池壳体(12)形成开口部(38′)(时刻t1~时刻t5)。接着,将电解液从电池壳体(12)的内部经开口部(38′)吸出到已密封减压的电解液回收捕集器(64)(时刻t5~时刻t6)。接着,将不含电解质的溶剂从溶剂罐(62)经开口部(38′)注入电池壳体(12)的内部(时刻t8~时刻t9)。之后,将混合液从电池壳体(12)的内部经开口部(38′)吸出到已密封减压的电解液回收捕集器(64)(时刻t10~时刻t11)。通过进行上述处理,能够高效地大量分解回收包含电池壳体(12)的电池构成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243786C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02817009.1
申请日:2002-08-30
Applicant: JSR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4/04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含有乙烯/α-烯烃类共聚物和结晶性聚乙烯类树脂,由该乙烯/α-烯烃类共聚物形成的基体中含有该结晶性聚乙烯类树脂构成三维网状结构的热塑性弹性体、有机类或无机类发泡剂和造核剂;上述热塑性弹性体在温度230℃、荷重10kg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g/10分以上,且在210℃、牵拉速度2m/分的熔融张力为3.0gf以上。另外,本发明的注塑发泡成型方法是,将上述组合物在金属模内空洞空间注塑,其后,以0.05~0.4mm/秒的开模速度打开金属模,扩大该空洞空间,使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发泡。
-
公开(公告)号:CN1549840A
公开(公告)日:2004-11-24
申请号:CN02817009.1
申请日:2002-08-30
Applicant: JSR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4/04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含有乙烯/α-烯烃类共聚物和结晶性聚乙烯类树脂,由该乙烯/α-烯烃类共聚物形成的基体中含有该结晶性聚乙烯类树脂构成三维网状结构的热塑性弹性体、有机类或无机类发泡剂和造核剂;上述热塑性弹性体在温度230℃、荷重10kg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g/10分以上,且在210℃、牵拉速度2m/分的熔融张力为3.0gf以上。另外,本发明的注塑发泡成型方法是,将上述组合物在金属模内空洞空间注塑,其后,以0.05~0.4mm/秒的开模速度打开金属模,扩大该空洞空间,使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发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