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0210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620739.1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利富高
IPC: F16B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3/04 , B60R19/24 , B60R2019/247 , F16B2/22 , F16B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扣(2,52),所述卡扣不需要在待连接的两个组成部件之一上形成通孔,并设置有小厚度以使得两个组成部件之间的间隔。所述卡扣(2,52),包括:第一部件(8,54),其包括板形第一基座(12,58)以及从所述第一基座的表面突出的第一卡合件(14,60),第1卡合件的自由端部形成有第一卡合特征(26,72);以及第二部件(10,56),其包括板形第二基座(34,74)和从所述第二基座的表面突出的第二卡合件(36,76),所述第二卡合件的自由端部形成有第二卡合特征(42,80),所述第二卡合特征(42,80)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卡合特征配合;其中至少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中的一个中形成有接收孔(22,66),并且所述接受孔(22,66)配置为接收所述卡合件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中的另一个突出的至少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403963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66850.0
申请日:2012-10-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1 , B62D25/088
Abstract: 车辆前部构造(100)具有:挡风玻璃下部件(6);固定在挡风玻璃下部件(6)上的横梁(7);配置在横梁(7)的两端前方的一对减震器壳体(4);和设在横梁(7)与减震器壳体(4)之间并用于排水的一对减震器壳体支承件(5)。通过挡风玻璃下部件(6)和横梁(7),形成有作为第2进气通路(R2)发挥功能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K)。横梁(7)在减震器壳体支承件(5)的后方具有供外部气体通过的左右一对的外部气体进气口(72a、72b)。挡风玻璃下部件(6)具有以与一对外部气体进气口(72a、72b)的某一方相对的方式开口的鼓风机进气口(62a)。
-
公开(公告)号:CN10403963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80066850.0
申请日:2012-10-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1 , B62D25/088
Abstract: 车辆前部构造(100)具有:挡风玻璃下部件(6);固定在挡风玻璃下部件(6)上的横梁(7);配置在横梁(7)的两端前方的一对减震器壳体(4);和设在横梁(7)与减震器壳体(4)之间并用于排水的一对减震器壳体支承件(5)。通过挡风玻璃下部件(6)和横梁(7),形成有作为第2进气通路(R2)发挥功能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K)。横梁(7)在减震器壳体支承件(5)的后方具有供外部气体通过的左右一对的外部气体进气口(72a、72b)。挡风玻璃下部件(6)具有以与一对外部气体进气口(72a、72b)的某一方相对的方式开口的鼓风机进气口(62a)。
-
公开(公告)号:CN106402105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620739.1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利富高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扣(2,52),所述卡扣不需要在待连接的两个组成部件之一上形成通孔,并设置有小厚度以使得两个组成部件之间的间隔。所述卡扣(2,52),包括:第一部件(8,54),其包括板形第一基座(12,58)以及从所述第一基座的表面突出的第一卡合件(14,60),第一卡合件的自由端部形成有第一卡合特征(26,72);以及第二部件(10,56),其包括板形第二基座(34,74)和从所述第二基座的表面突出的第二卡合件(36,76),所述第二卡合件的自由端部形成有第二卡合特征(42,80),所述第二卡合特征(42,80)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卡合特征配合;其中至少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中的一个中形成有接收孔(22,66),并且所述接受孔(22,66)配置为接收所述卡合件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中的另一个突出的至少一部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