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474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07713.3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IPC: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炭负载天然含铁矿物磁性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物质原料洗涤、干燥、粉碎、过筛,天然含铁矿物干燥,过筛;2)取生物质原料和天然含铁矿物,在去离子水中混合,机械搅拌,真空干燥后在氮气保护下于气氛管式炉高温热解,冷却至室温后过筛制得生物炭负载磁铁矿材料;3)将生物炭负载天然含铁矿物材料放入碱化剂中超声震荡浸渍,过滤后真空干燥,再在氮气保护下于气氛管式炉高温热解,冷却至室温后过筛制得生物炭负载天然含铁矿物磁性吸附剂。本发明制备的生物炭负载天然含铁矿物磁性吸附剂磁性强、对废水中重金属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易于回收且回收率高,制备工艺简单,无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24742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1507713.3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IPC: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炭负载天然含铁矿物磁性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物质原料洗涤、干燥、粉碎、过筛,天然含铁矿物干燥,过筛;2)取生物质原料和天然含铁矿物,在去离子水中混合,机械搅拌,真空干燥后在氮气保护下于气氛管式炉高温热解,冷却至室温后过筛制得生物炭负载磁铁矿材料;3)将生物炭负载天然含铁矿物材料放入碱化剂中超声震荡浸渍,过滤后真空干燥,再在氮气保护下于气氛管式炉高温热解,冷却至室温后过筛制得生物炭负载天然含铁矿物磁性吸附剂。本发明制备的生物炭负载天然含铁矿物磁性吸附剂磁性强、对废水中重金属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易于回收且回收率高,制备工艺简单,无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203831.3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铬还原杆菌及其用于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该铬还原杆菌的分类命名为:Leucobacter chromiireducens GRINML SWG2,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21年8月6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991。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铬还原杆菌经驯化后修复铬返溶的污染土壤去除率高达7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60615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204970.8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铬还原混合菌及其协同Fe3+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该铬还原混合菌由微杆菌GRINML SWG1、铬还原杆菌GRINML SWG2、芬式纤维微菌GRINML SWG3按照1:1:1混合而成。利用本发明混合菌系修复受污染的土壤,菌液添加量为土壤与菌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5%~10%,于15℃~30℃下培养21天后,修复后土壤溶液中可溶态六价铬含量低于0.1mg/L。该方法通过一种具有直接还原六价铬和协同Fe3+间接还原六价铬的混合菌来处理和修复化学修复后六价铬返溶的铬污染土壤。
-
公开(公告)号:CN11443797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102889.9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01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芬氏纤维微菌属菌株,该菌株的分类命名为:芬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sp.)GRINML SWG3;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21年8月6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990。本发明提供的芬氏纤维微菌属菌株对Cr(Ⅵ)的耐受性极高,单独使用能促进土壤和废水中Cr(Ⅵ)的还原。该菌还可以通过还原体系中的Fe3+为Fe2+,利用生成的Fe2+对Cr(Ⅵ)的还原作用大幅度提高高浓度Cr(Ⅵ)污染废水和土壤的还原能力和效率,适用于高浓度Cr(Ⅵ)污染废水和土壤以及Cr(Ⅵ)污染场地湿法解毒后高Fe3+环境下的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547029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011515476.0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含砷水体和土壤重金属修复的微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在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MnFe2O4纳米颗粒后,将其加入壳聚糖和双醛基聚乙二醇混合溶液中,反应后将其滴入碱性溶液中,后通过采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即可得到微球复合材料——交联壳聚糖负载MnFe2O4。使用该新型微球复合材料可通过直接混合于含重金属阴、阳离子的溶液中或土壤中吸附重金属阴、阳离子,可用于含重金属阴、阳离子废水和污染土壤的治理。本发明提供的微球复合材料对重金属阴、阳离子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同时便于固液分离和固体间的分离,解决了吸附剂无法同时吸附重金属阴、阳离子及难回收的问题,可有效避免修复后的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64499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493640.2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科萨克氏菌属菌株及其用于高浓度重金属铅、铀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的方法。该菌株名称:Kosakonia sp.GRINML13,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9年11月20日,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9961。该菌具有高效解磷解钾作用及强的重金属耐受性,可以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可溶性磷酸盐,同时钝化重金属,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节省能源等优点,可用于农业生产及重金属污染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259285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93619.2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02F3/34 , G21F9/18 , C12R1/125 , C02F101/10 , C02F101/20 , C02F101/30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枯草芽孢杆菌,该菌株的分类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GRINML10;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9年11月20日;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9958。本发明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GRINML10具有高效降解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双重作用,且降解有机磷的效果优于无机磷。此外该菌对铀和镉的耐受性高,能在较宽的pH值条件下促进水中铀的沉淀和镉的吸附,适用于处理高浓度铀和镉复合污染水体。该方法以植酸钙作为磷源和碳源实现枯草芽孢杆菌对铀和镉的协同治理。本发明涉及的枯草芽孢杆菌对人、畜安全,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03835.1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微杆菌,该微杆菌的分类命名为:Microbacterium sp.GRINML SWG1,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21年8月6日,保藏编号:CCTCC NO:M2021992。本发明提供的微杆菌可以高效还原不同浓度的可溶性六价铬,为微生物还原技术应用于铬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实验技术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60615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04970.8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铬还原混合菌及其协同Fe3+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该铬还原混合菌由微杆菌GRINML SWG1、铬还原杆菌GRINML SWG2、芬式纤维微菌GRINML SWG3按照1:1:1混合而成。利用本发明混合菌系修复受污染的土壤,菌液添加量为土壤与菌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5%~10%,于15℃~30℃下培养21天后,修复后土壤溶液中可溶态六价铬含量低于0.1mg/L。该方法通过一种具有直接还原六价铬和协同Fe3+间接还原六价铬的混合菌来处理和修复化学修复后六价铬返溶的铬污染土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