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本征偏振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43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01880.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本征偏振光探测器,其包括光学活性层,其中,所述光学活性层包括聚合物给体和小分子受体的共混结构,所述光学活性层具有各向异性。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非富勒烯有机共轭小分子的本征偏振光探测器,实现了聚合物给体和非富勒烯有机共轭小分子受体在共混薄膜中同时定向排列,分别在各自的吸收光谱波段范围内实现了光学各向异性,使得本征偏振光探测器可在二者的吸收光谱波段范围内实现偏振光探测,填补了目前的研究空白;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制备简易、响应光可调、能耗低、可室温工作以及成本低廉等优势,在未来轻小集成、空间型的复杂探测成像系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金刚石纳米晶的细胞内组装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3989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82440.7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刚石纳米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刚石纳米晶的细胞内组装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刚石纳米晶与细胞培养液混合,得到金刚石纳米晶溶液;(2)将所述金刚石纳米晶溶液与细胞一起孵育,孵育完成后,去除细胞外多余的金刚石纳米晶,得到含有金刚石纳米晶的细胞;(3)向所述含有金刚石纳米晶的细胞施加光势阱,组装得到金刚石纳米晶微球;所述光势阱的光功率为30‑200mW,所述光势阱的作用时间为60‑200s,所述金刚石纳米晶微球的直径为0.3‑2μm。采用该方法所组装得到的金刚石纳米晶微球的稳定性强,且具备优良的荧光强度,可被用于测量细胞内不同位置的温度。

    一种金刚石纳米晶的细胞内组装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3989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782440.7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刚石纳米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刚石纳米晶的细胞内组装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刚石纳米晶与细胞培养液混合,得到金刚石纳米晶溶液;(2)将所述金刚石纳米晶溶液与细胞一起孵育,孵育完成后,去除细胞外多余的金刚石纳米晶,得到含有金刚石纳米晶的细胞;(3)向所述含有金刚石纳米晶的细胞施加光势阱,组装得到金刚石纳米晶微球;所述光势阱的光功率为30‑200mW,所述光势阱的作用时间为60‑200s,所述金刚石纳米晶微球的直径为0.3‑2μm。采用该方法所组装得到的金刚石纳米晶微球的稳定性强,且具备优良的荧光强度,可被用于测量细胞内不同位置的温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