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辆用车梯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4775622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1131293.9

    申请日:2021-05-25

    Inventor: 王皓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用车梯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固定在车厢本体外壁顶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车梯本体,且车梯本体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车梯扶手,所述安装座靠近车梯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两个插槽,且车梯本体靠近安装座的一侧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衔接板。本实用新型可向上提起车梯本体使得衔接板的顶部与插槽的顶部内壁贴合且限位块从限位槽内移出,此时在插槽内水平方向上滑动车梯本体,当移动至所需位置后松开车梯本体,衔接板随车梯本体因重力向下移动,限位块卡入限位槽内对车梯本体进行限位,并通过固定机构对衔接板和车梯本体进行限位固定,攀爬车梯本体时,固定支撑板和活动支撑板对车梯本体进行支撑。

    一种汽车维修辅助装置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903487U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21665002.4

    申请日:2021-07-21

    Inventor: 王皓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维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维修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下端均布有多个移动轮,所述支撑底板的上端与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侧板连接,所述支撑侧板的内侧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支撑侧板上开设的通孔平齐设置,其中,两个所述支撑侧板的通孔内配合设置有轮胎收集组件,通过在支撑底板上设置支撑侧板,支撑侧板上设置有轮胎收集组件,轮胎收集组件的收集杆通过收集曲板和弹力件的设置,可以对不同直径的轮胎进行收集,并且一次可以收集多个轮胎,对轮胎进行收集的时候轻轻推动即可,解决现有技术维修人员在对汽车进行维修时搬运轮胎工作量较大而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一种新型串联式重型液驱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2310371U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21319799.6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串联式重型液驱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该系统包括内燃机总成以及与其连接的内燃机泵/马达,内燃机泵/马达与双向变量泵/马达通过液压管路双向连接,内燃机泵/马达与双向变量泵/马达之间的双向液压管路上分别连接有动力蓄能器和回收蓄能器,且均是通过液压管路连接;双向变量泵/马达与行驶车轮驱动连接;该系统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组件,内燃机总成、内燃机泵/马达、双向变量泵/马达与智能控制模块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液驱混合动力系统能够为车辆行驶提供三种工作模式,为重型车辆低速、高负载、急加速、频繁启停等不同工况提供最优的工作模式,保证车辆动力供给与动力需求相匹配,提高重型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一种汽车刹车盘生产用打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255012U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23055335.2

    申请日:2022-11-17

    Inventor: 王皓 周鹏 王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刹车盘生产用打磨装置,属于车盘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打磨组件、驱动组件、顶撑组件以及供气组件,所述打磨组件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一侧,所述顶撑组件以及所述供气组件安装在所述驱动组件输出端并由所述驱动组件控制转动,所述顶撑组件用于顶撑至刹车盘内圈,以将刹车盘固定在所述驱动组件输出端,所述供气组件转动时可向所述刹车盘的打磨面输送气流,以将打磨时产生的碎屑进行吹离,同时实现刹车盘的降温冷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刹车盘的高效打磨,打磨时还可对产生的碎屑进行去除以及实现刹车盘的降温冷却,具有刹车盘固定方便牢靠以及打磨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电动汽车的车轮限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172377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22995673.8

    申请日:2022-11-10

    Inventor: 王皓 徐文一 王军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的车轮限位装置,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设置有凸起,所述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弧形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对车轮进行限位时,可将支撑组件置于车轮一侧的地面上,使得支撑组件与车轮紧贴,此时通过支撑组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作用,可对车轮提供支撑,以防止车轮的滚动,避免车辆发生溜车现象,通过驱动组件带动侧撑组件一端相较于支撑组件移动,侧撑组件另一端抵接于地面,进而对支撑组件提供向车轮方向的支撑力,从而提高车轮的限位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车轮的稳定限位,有效的避免了车辆发生溜坡现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车轮限位效果好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