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88126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010141809.8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林工业所
Inventor: 阿纳尔多·维亚纳·德·萨 , 梶田效
IPC: H02K3/04 , H02K15/085 , H02K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线圈(20),可实现线圈末端部在芯端面附近的高占积率,减少组装时产生的损伤。该定子线圈由多个单位波绕组线圈(21)在径向上连续形成,该单位波绕组线圈是将插入定子芯(11)的槽(14)中的线圈边部(21a)和从定子芯(11)轴向的端面突出的线圈末端部(21b、21c)以蛇行弯曲的方式在圆周方向交替形成而呈一圈环绕的线圈。与该一个单位波绕组线圈的外周侧相邻的其他单位波绕组线圈的线圈边部,长于一个单位波绕组线圈的线圈边部。该线圈边部的一边端部的线圈末端部(21b)画出的圆的直径与另一边端部的线圈末端部(21c)画出的圆的直径不同。其制造方法是将线材(17)交替地缠绕在第一和第二卡止部件上,使其蛇行弯曲并且绕圈。
-
公开(公告)号:CN101888126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141809.8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林工业所
Inventor: 阿纳尔多·维亚纳·德·萨 , 梶田效
IPC: H02K3/04 , H02K15/085 , H02K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线圈(20),可实现线圈末端部在芯端面附近的高占积率,减少组装时产生的损伤。该定子线圈由多个单位波绕组线圈(21)在径向上连续形成,该单位波绕组线圈是将插入定子芯(11)的槽(14)中的线圈边部(21a)和从定子芯(11)轴向的端面突出的线圈末端部(21b、21c)以蛇行弯曲的方式在圆周方向交替形成而呈一圈环绕的线圈。与该一个单位波绕组线圈的外周侧相邻的其他单位波绕组线圈的线圈边部,长于一个单位波绕组线圈的线圈边部。该线圈边部的一边端部的线圈末端部(21b)画出的圆的直径与另一边端部的线圈末端部(21c)画出的圆的直径不同。其制造方法是将线材(17)交替地缠绕在第一和第二卡止部件上,使其蛇行弯曲并且绕圈。
-
公开(公告)号:CN1326256A
公开(公告)日:2001-12-12
申请号:CN01119071.X
申请日:2001-05-24
Inventor: 梶田效
IPC: H02K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095
Abstract: 具有把持部、移送装置、绕线器、及芯部导向构件,把持部与循环移动的导出管连动,用于把持从导出管送出的电线,移送装置朝定子的外周方向移送受到把持的电线,绕线器具有解除部,解除部用于解除对由移送装置送到外周方向的规定位置的电线的把持,芯部导向构件配置在定子的槽开口的对面,用于在朝外周方向移送上述绕线器把持的电线时将电线导入上述槽开口内。可消除输送器的导出管的通过在槽内形成的死区域,增大线圈的绕线断面积,获得小型、大功率的马达,可平滑、确实地从马达定子的槽开口将电线插入到槽内进行绕线而不使电线受伤。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0C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01119071.X
申请日:2001-05-24
Inventor: 梶田效
IPC: H02K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095
Abstract: 具有把持部、移送装置、绕线器、及芯部导向构件,把持部与循环移动的导出管连动,用于把持从导出管送出的电线,移送装置朝定子的外周方向移送受到把持的电线,绕线器具有解除部,解除部用于解除对由移送装置送到外周方向的规定位置的电线的把持,芯部导向构件配置在定子的槽开口的对面,用于在朝外周方向移送上述绕线器把持的电线时将电线导入上述槽开口内。可消除输送器的导出管的通过在槽内形成的死区域,增大线圈的绕线断面积,获得小型、大功率的马达,可平滑、确实地从马达定子的槽开口将电线插入到槽内进行绕线而不使电线受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