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26023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610007618.6
申请日:2006-02-15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NGK凯伦泰克株式会社
IPC: H05B3/28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反应性优、能够防止材料损失、能够实现不需要对应偏流的所述修正构造的平面状加热器装置。其特征为具有在支撑板(3)上卷绕一条带状放热丝(4)并在支撑板面上平行设置放热丝的放热面(41)的平面状加热器(2)。该支撑板(3)在其平行的相对边中的一个边上以间距P反复形成山形凹凸(31a),在另一边上以间距P反复形成错开1/2间距的相同形状的山形凹凸(31b)。将一条带状放热线沿所述山形凹凸的山形斜面缠绕,且如图1所示,在相对的两边的山形凹凸之间(31a和31b之间)进行架设以使所述带状放热丝的放热面平行于支撑板(3)表面,且在支撑板面上并排设置多个该放热面。
-
公开(公告)号:CN1826023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610007618.6
申请日:2006-02-15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NGK凯伦泰克株式会社
IPC: H05B3/28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反应性优、能够防止材料损失、能够实现不需要对应偏流的所述修正构造的平面状加热器装置。其特征为具有在支撑板(3)上卷绕一条带状放热丝(4)并在支撑板面上平行设置放热丝的放热面(41)的平面状加热器(2)。该支撑板(3)在其平行的相对边中的一个边上以间距P反复形成山形凹凸(31a),在另一边上以间距P反复形成错开1/2间距的相同形状的山形凹凸(31b)。将一条带状放热线沿所述山形凹凸的山形斜面缠绕,且如图1所示,在相对的两边的山形凹凸之间(31a和31b之间)进行架设以使所述带状放热丝的放热面平行于支撑板(3)表面,且在支撑板面上并排设置多个该放热面。
-
公开(公告)号:CN1886629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480034853.1
申请日:2004-11-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F27B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7B9/2407 , C03B29/08 , C03B35/16 , F27B9/025 , H01J2217/49 ,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以提供在最小限度地控制工厂空间的增大的同时,可提高生产率的PDP烧成装置为目的。是通过在运送基板(4)的同时进行热处理的烧成炉(2)内,设置运送基板(4)的复数层运送装置(6),并在邻接于上下方向的运送装置(6)之间用隔热板(7)隔断,使之形成多层炉的同时,在隔热板(7)上配设适当的加热装置(9),并且在上述多层炉的各个炉内按着上述运送装置进行方向顺序形成加热区、控制区以及冷却区,进行等离子体显屏的多层烧成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573004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480034853.1
申请日:2004-11-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F27B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7B9/2407 , C03B29/08 , C03B35/16 , F27B9/025 , H01J2217/49 ,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以提供在最小限度地控制工厂空间的增大的同时,可提高生产率的PDP烧成装置为目的。是通过在运送基板(4)的同时进行热处理的烧成炉(2)内,设置运送基板(4)的复数层运送装置(6),并在邻接于上下方向的运送装置(6)之间用隔热板(7)隔断,使之形成多层炉的同时,在隔热板(7)上配设适当的加热装置(9),并且在上述多层炉的各个炉内按着上述运送装置进行方向顺序形成加热区、控制区以及冷却区,进行等离子体显屏的多层烧成的装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