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致动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1141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410499151.6

    申请日:2014-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致动器,其能够相对于驱动信号的输入可靠地开始振动。振动致动器(6A)具有:可动部件(16),其具有磁铁(17),并呈直线状往复移动;第一线圈部(26)和第二线圈部(27),所述第一线圈部(26)和第二线圈部(27)以包围磁铁(17)的方式配置;机壳(8),其具有在可动部件(16)的移动方向上对置的底部(9c)和盖部(11),并容纳可动部件(16)以及第一线圈部(26)和第二线圈部(27);以及板状磁体(29),其配置于机壳(8)的底部(9c),并通过与磁铁(17)之间产生磁吸引力从而将可动部件(16)吸引到底部(9c)侧。

    振动致动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01502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510206849.9

    申请日:2011-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3/12 H02K33/02 H02K33/16

    Abstract: 一种振动致动器,具备:轴,其沿着框体的振动轴线配置,两端固定于框体的振动轴线方向两端所设的端壁上;可动件,其具有被轴贯穿且可沿轴的延伸方向自由移动的磁铁,及在轴的延伸方向上与磁铁相邻地配置于框体内且被轴贯穿,并且与磁铁形成一体并可自由移动的加重部;弹性构件,其配置于可动件与端壁之间,对可动件向振动轴线方向施力;线圈由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组成,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以振动轴线为中心呈环状卷绕,且沿振动轴线方向并排设置;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电流流向相异。

    振动致动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0150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06848.4

    申请日:2011-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3/12 H02K33/02 H02K33/16

    Abstract: 一种振动致动器,具备:轴,其沿着框体的振动轴线配置,两端固定于框体的振动轴线方向两端所设的端壁上;可动件,其具有被轴贯穿且可沿轴的延伸方向自由移动的磁铁,及在轴的延伸方向上与磁铁相邻地配置于框体内且被轴贯穿,并且与磁铁形成一体并可自由移动的加重部;弹性构件,其配置于可动件与端壁之间,对可动件向振动轴线方向施力;线圈由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组成,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以振动轴线为中心呈环状卷绕,且沿振动轴线方向并排设置;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电流流向相异。

    振动致动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55299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010535970.3

    申请日:2010-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致动器,该振动致动器可实现薄型化,且不会使构造复杂化而可提高耐跌落冲击性。振动致动器(1)具备在振动方向上延伸的扁平的线圈(6)及在振动方向上延伸的扁平的磁铁(7),因此可使框体(4)扁平即薄型化。锤部(11)、(12)由轴(13)所支持,因此在跌落冲击时,可使锤部(11)、(12)沿轴(13)移动,以此,锤部(11)、(12)不会在框体(4)内自由摆动。于弹簧支座部(14)与锤部(11)、(12)之间配置有弹簧(16)、(17),因此不会在框体(4)内空出无用的空间,可达成省空间化,从而可达成振动致动器(1)的紧凑化即小型化。

    致动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01499A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210914413.5

    申请日:2022-08-01

    Inventor: 殿贝佳英 方臣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致动器。能够实现小型化且能够提高耐冲击性。该致动器具有:线圈弹簧(63),其通过旋转轴(52)的旋转而旋转;以及输出齿轮(22),其具有从线圈弹簧(63)的径向外侧进入该线圈弹簧(63)的线材间(S)的平齿(22a),该输出齿轮(22)向聚焦透镜传递线圈弹簧(63)的旋转力,因此,即使在施加了使输出齿轮(22)强行旋转的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线圈弹簧(63)伸缩来吸收该冲击。因此,能够抑制输出齿轮(22)的平齿(22a)的缺齿等损伤,进而能够提高搭载有该致动器(10)的产品(数码相机等)的可靠性。

    振动致动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71947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80032313.X

    申请日:2011-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3/12 H02K33/02 H02K33/16

    Abstract: 一种振动致动器,具备:轴,其沿着框体的振动轴线配置,两端固定于框体的振动轴线方向两端所设的端壁上;可动件,其具有被轴贯穿且可沿轴的延伸方向自由移动的磁铁,及在轴的延伸方向上与磁铁相邻地配置于框体内且被轴贯穿,并且与磁铁形成一体并可自由移动的加重部;弹性构件,其配置于可动件与端壁之间,对可动件向振动轴线方向施力;线圈由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组成,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以振动轴线为中心呈环状卷绕,且沿振动轴线方向并排设置;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电流流向相异。

    振动致动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11417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503011.1

    申请日:2014-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产生操作者容易感知的振动的振动致动器。振动致动器(6A)包括:具有磁铁(17)并且直线状往返移动的可动部件(16A)、以包围磁铁(17)的方式配置的第一线圈部(26)和第二线圈部(27)、容纳可动部件(16A)以及第一线圈部(26)和第二线圈部(27)的机壳(8)、以及安装于机壳(8)的配重(28)。

    振动致动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6713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323117.9

    申请日:2013-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3/18 H02K3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防止异常声音产生并能获得稳定的振动的振动致动器。在振动致动器(1)的第一锤部(6)上设有内侧扩大部(23),该内侧扩大部(23)从实心的头部(22b)的端部在振动轴线(L)方向上突出,并插入至在第一压缩螺旋弹簧(21)内沿着振动轴线(L)方向延伸的中空部(S1)内。该内侧扩大部(23)的外周面(23a)从基端侧朝前端侧以振动轴线(L)为中心的直径连续地变小。即,内侧扩大部(23)呈圆锥台形状。此外,该内侧扩大部(23)被插入至第一压缩螺旋弹簧(21)的中空部(S1)内,利用该中空部(S1),通过改变内侧扩大部(23)在振动轴线(L)方向上的长度,可实现第一锤部(6)的质量增减。

    振动致动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0150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06849.9

    申请日:2011-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3/12 H02K33/02 H02K33/16

    Abstract: 一种振动致动器,具备:轴,其沿着框体的振动轴线配置,两端固定于框体的振动轴线方向两端所设的端壁上;可动件,其具有被轴贯穿且可沿轴的延伸方向自由移动的磁铁,及在轴的延伸方向上与磁铁相邻地配置于框体内且被轴贯穿,并且与磁铁形成一体并可自由移动的加重部;弹性构件,其配置于可动件与端壁之间,对可动件向振动轴线方向施力;线圈由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组成,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以振动轴线为中心呈环状卷绕,且沿振动轴线方向并排设置;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电流流向相异。

    振动致动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0149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07888.0

    申请日:2011-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3/12 H02K33/02 H02K33/16

    Abstract: 一种振动致动器,具备:轴,其沿着框体的振动轴线配置,两端固定于框体的振动轴线方向两端所设的端壁上;可动件,其具有被轴贯穿且可沿轴的延伸方向自由移动的磁铁,及在轴的延伸方向上与磁铁相邻地配置于框体内且被轴贯穿,并且与磁铁形成一体并可自由移动的加重部;弹性构件,其配置于可动件与端壁之间,对可动件向振动轴线方向施力;线圈由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组成,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以振动轴线为中心呈环状卷绕,且沿振动轴线方向并排设置;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电流流向相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