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85997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910175007.6
申请日:2009-09-17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H02K7/116
Abstract: 一种摩擦机构、包括该摩擦机构的齿轮传动电动机和摩擦机构的制造方法,即使采用使形成在树脂制的第一旋转部件上的突起与形成在金属制的第二旋转部件上的环状台阶部卡合的结构时,也不会产生环状台阶部的外角部分咬入第一旋转部件等不自然的抵接。在摩擦机构(9)中,利用内侧的环状施力部件(93)将树脂制的第一旋转部件(91)的弹性变形部(915)朝外侧张开,使其与金属制的第二旋转部件(92)的嵌合孔(921)的内周侧面(921a)抵接。在第一旋转部件(91)中,在弹性变形部(915)的端部形成有突起(915b),在嵌合孔(921)的端部形成有与突起(915b)卡合的环状台阶部(921b)。而且,在嵌合孔(921)的内周侧面(921a)与环状台阶部(921b)交叉的外角部分形成倒角面(921f)。
-
公开(公告)号:CN101924452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06697.X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该电动机能提供在采用在轴线方向上对第一绕线管和第二绕线管进行排列的结构时的成品率和生产性。第一绕线管(31)包括第一端子台(314),该第一端子台(314)将第一端子销(11)保持于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的一方侧端部,第二绕线管(32)包括第二端子台(324),该第二端子台(324)将第二端子销(12)保持于延伸到在周向上与第一端子台(314)相邻的位置的臂部的前端部。在将第一线圈线(36)卷绕于第一绕线管(31)之后,第一线圈的端部捆扎于第一端子销(11),而在将第二线圈线(37)卷绕于第二绕线管(32)之后,第二线圈的端部捆扎于第二端子销(12),此后使第一绕线管(31)和第二绕线管(32)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排列。
-
公开(公告)号:CN101924416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010206627.4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该电动机能提高在绕线管侧的捆扎有线圈线的端部的线圈线捆扎部与将连接器外壳安装于电动机壳体的连接器部的连接器端子的位置精度。电动机(1)在电动机壳体(2)的内侧配置有:第一绕线管(31),该第一绕线管(31)保持捆扎有第一线圈线(36)的端部的第一端子销(11);以及第二绕线管(32),该第二绕线管(32)保持捆扎有第二线圈线(37)的端部的第二端子销(12)。电动机壳体(2)上安装有连接器外壳(90),该连接器外壳(90)利用连接器外壳(90)的缺口(240)来保持连接器端子(95)。在第二绕线管(32)中,嵌于由连接器外壳(90)的贯穿孔构成的凹部(99)的定位用的卡合部(323)是突出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924416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06627.4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该电动机能提高在绕线管侧的捆扎有线圈线的端部的线圈线捆扎部与将连接器外壳安装于电动机壳体的连接器部的连接器端子的位置精度。电动机(1)在电动机壳体(2)的内侧配置有:第一绕线管(31),该第一绕线管(31)保持捆扎有第一线圈线(36)的端部的第一端子销(11);以及第二绕线管(32),该第二绕线管(32)保持捆扎有第二线圈线(37)的端部的第二端子销(12)。电动机壳体(2)上安装有连接器外壳(90),该连接器外壳(90)利用连接器外壳(90)的缺口(240)来保持连接器端子(95)。在第二绕线管(32)中,嵌于由连接器外壳(90)的贯穿孔构成的凹部(99)的定位用的卡合部(323)是突出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924452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010206697.X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该电动机能提供在采用在轴线方向上对第一绕线管和第二绕线管进行排列的结构时的成品率和生产性。第一绕线管(31)包括第一端子台(314),该第一端子台(314)将第一端子销(11)保持于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的一方侧端部,第二绕线管(32)包括第二端子台(324),该第二端子台(324)将第二端子销(12)保持于延伸到在周向上与第一端子台(314)相邻的位置的臂部的前端部。在将第一线圈线(36)卷绕于第一绕线管(31)之后,第一线圈的端部捆扎于第一端子销(11),而在将第二线圈线(37)卷绕于第二绕线管(32)之后,第二线圈的端部捆扎于第二端子销(12),此后使第一绕线管(31)和第二绕线管(32)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排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