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34262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80026913.5
申请日:2011-05-25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02 , H01M4/0404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621 , H01M4/64 , H01M4/668 , Y02P70/54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负极具有集电体、以及形成于集电体的表面的包含负极活性材料粒子的负极活性材料层。而且,在负极活性材料层中,负极活性材料粒子间配置有绝缘材料(氧化铝粒子、聚氧化乙烯、苯乙烯丁腈橡胶胶乳等),使得不发生波及整个负极活性材料层的渗流通过引起的导电性。在二次电池中,能够在确保电池性能的同时,有效地抑制内部短路引起的短路电流的发生及与之相伴的电池的发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187504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80141657.7
申请日:2009-10-1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64 , H01M2/10 , H01M2/26 , H01M2/34 , H01M4/66 , H01M4/70 , H01M4/74 , H01M10/04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M10/0418 , H01M10/044 , H01M10/0585 , H01M2200/10 , H01M2200/103 , H01M2200/108 , H01M2220/20
Abstract: 设置一种双极蓄电池,基本上包括发电单元(40)和一对接线板(101、102)。所述发电单元(40)包括多个双极电极(21),所述双极电极沿堆叠方向彼此堆叠,电解质层(25)设置在双极电极(21)之间并且使所述双极电极(21)分离开。每个所述双极电极(21)包括集电器(22)、形成在所述集电器(22)的第一侧表面上的正电极活性材料层(23)和形成所述集电器(22)的第二侧表面上的负电极活性材料层(24)。第一接线板(101)连接至所述发电单元(40)的第一堆叠方向面对端。第二接线板(102)连接至所述发电单元(40)的第二堆叠方向面对端。所述接线板(101、102)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电流抑制装置(52A、52B),所述电流抑制装置抑制当内部短路产生在所述发电单元(40)中时产生的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742517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555457.2
申请日:2011-05-25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04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6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负极具有集电体、以及形成于集电体的表面的包含负极活性材料粒子的负极活性材料层。而且,在负极活性材料层中,负极活性材料粒子间配置有绝缘材料(氧化铝粒子、聚氧化乙烯、苯乙烯丁腈橡胶胶乳等),使得不发生波及整个负极活性材料层的渗流通过引起的导电性。在二次电池中,能够在确保电池性能的同时,有效地抑制内部短路引起的短路电流的发生及与之相伴的电池的发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187504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0980141657.7
申请日:2009-10-1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64 , H01M2/10 , H01M2/26 , H01M2/34 , H01M4/66 , H01M4/70 , H01M4/74 , H01M10/04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M10/0418 , H01M10/044 , H01M10/0585 , H01M2200/10 , H01M2200/103 , H01M2200/108 , H01M2220/20
Abstract: 设置一种双极蓄电池,基本上包括发电单元(40)和一对接线板(101、102)。所述发电单元(40)包括多个双极电极(21),所述双极电极沿堆叠方向彼此堆叠,电解质层(25)设置在双极电极(21)之间并且使所述双极电极(21)分离开。每个所述双极电极(21)包括集电器(22)、形成在所述集电器(22)的第一侧表面上的正电极活性材料层(23)和形成所述集电器(22)的第二侧表面上的负电极活性材料层(24)。第一接线板(101)连接至所述发电单元(40)的第一堆叠方向面对端。第二接线板(102)连接至所述发电单元(40)的第二堆叠方向面对端。所述接线板(101、102)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电流抑制装置(52A、52B),所述电流抑制装置抑制当内部短路产生在所述发电单元(40)中时产生的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3797679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280045220.5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7 , G01R31/3679 , H01M10/052 , H01M10/42 , H01M10/486 , H02J7/0029 , H02J7/0068 , H02J7/0081 , H02J7/0083 , H02J7/0091 , H02J2007/0037 , Y02B40/90 , Y02E60/122 , Y02E70/40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电流检测单元(103),其检测针对二次电池(101)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运算单元(107),其根据进行充电处理和放电处理时的上述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来运算充放电效率和放充电效率;劣化判定单元(107),其根据上述充放电效率的时间变化特性和上述放充电效率的时间变化特性来判定上述二次电池的劣化状态;以及控制单元(107),其与上述劣化状态相应地设定上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3797679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80045220.5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7 , G01R31/3679 , H01M10/052 , H01M10/42 , H01M10/486 , H02J7/0029 , H02J7/0068 , H02J7/0081 , H02J7/0083 , H02J7/0091 , H02J2007/0037 , Y02B40/90 , Y02E60/122 , Y02E70/40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电流检测单元(103),其检测针对二次电池(101)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运算单元(107),其根据进行充电处理和放电处理时的上述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来运算充放电效率和放充电效率;劣化判定单元(107),其根据上述充放电效率的时间变化特性和上述放充电效率的时间变化特性来判定上述二次电池的劣化状态;以及控制单元(107),其与上述劣化状态相应地设定上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