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的图像对比度的液晶显示器面板

    公开(公告)号:CN100495161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580048316.7

    申请日:2005-09-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图像对比度的液晶显示器面板。它包括像素阵列区域和一系列元件:背光再循环结构(2);空间强度调制结构;空间过滤结构(6)。所述背光再循环结构(2)包括宽带后干涉偏振元件(RI-Polar 4)。所述空间强度调制结构包括宽带前干涉偏振元件(FI-Polar 7)。该RI-Polar (4)和FI-Polar (7)是叠层的多层结构。每个多层结构的至少一层是光学各向异性的,并且该层通过级联结晶工艺方法制得。所述层的特征在于近似平行于透射轴AB的方向上具有3.4±0.3的分子间间距的全局有序的双轴晶体结构。该层在可见光波段内是透明的,并由棒状超分子形成,该棒状超分子代表至少一种具有共轭π体系和离子型基团的多环有机化合物。

    偏振干涉再循环背光模块及包含该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公开(公告)号:CN100462751C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580033547.0

    申请日:200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用于生成具有单偏振态的光的偏振干涉再循环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减少光束输出中的光学损耗,适合于大量生产,并降低制造成本。该背光易于和常规的电光显示设备集成一体并实现高质量的偏振。本发明的偏振干涉再循环背光模块包括一个光学腔以及一个由叠层构成的干涉偏振器(I-Polar)。所述I-Polar中至少有一层是光学各向异性的,并通过级联结晶工艺制得,其特征是在一个光轴方向上具有3.4±0.3的分子间间距的全局有序的双轴晶体结构,该层在可见光光谱区域内是透明的,并由代表至少一种具有共轭π体系和离子型基团的多环有机化合物的棒状超分子形成。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一个包含该偏振干涉再循环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具有改进的图像对比度的液晶显示器面板

    公开(公告)号:CN101124510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580048316.7

    申请日:2005-09-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图像对比度的液晶显示器面板。它包括像素阵列区域和一系列元件:背光再循环结构(2);空间强度调制结构;空间过滤结构(6)。所述背光再循环结构(2)包括宽带后干涉偏振元件(RI-Polar 4)。所述空间强度调制结构包括宽带前干涉偏振元件(FI-Polar 7)。该RI-Polar(4)和FI-Polar(7)是叠层的多层结构。每个多层结构的至少一层是光学各向异性的,并且该层通过级联结晶工艺方法制得。所述层的特征在于近似平行于透射轴AB的方向上具有3.4±0.3的分子间间距的全局有序的双轴晶体结构。该层在可见光波段内是透明的,并由棒状超分子形成,该棒状超分子代表至少一种具有共轭π体系和离子型基团的多环有机化合物。

    偏振干涉再循环背光模块及包含该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公开(公告)号:CN101036074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580033547.0

    申请日:200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用于生成具有单偏振态的光的偏振干涉再循环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减少光束输出中的光学损耗,适合于大量生产,并降低制造成本。该背光易于和常规的电光显示设备集成一体并实现高质量的偏振。本发明的偏振干涉再循环背光模块包括一个光学腔以及一个由叠层构成的干涉偏振器(I-Polar)。所述I-Polar中至少有一层是光学各向异性的,并通过级联结晶工艺制得,其特征是在一个光轴方向上具有3.4±0.3的分子间间距的全局有序的双轴晶体结构,该层在可见光光谱区域内是透明的,并由代表至少一种具有共轭π体系和离子型基团的多环有机化合物的棒状超分子形成。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一个包含该偏振干涉再循环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