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和带有加热器的物品

    公开(公告)号:CN11270381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80059779.5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加热器(1a)具备基板(10)、为导电性金属氧化物层(22)的发热层(20)、一对供电用电极(30)、以及粘合用层叠体(40)。基板(10)由有机高分子形成。发热层(20)在基板(10)的厚度方向上与基板(10)接触地配置。一对供电用电极(30)与发热层(20)电连接。粘合用层叠体(40)具有对于被粘物的粘合面(41a)。粘合用层叠体(40)中,在粘合面(41a)与发热层(20)之间,交替层叠有多个粘合材料层(41、42)与至少1个粘合材料层用基材(45)。

    加热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321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80023540.5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加热器(1a)具有基板(10)、发热体(20)、中间层(30)和至少一对供电用电极(40),所述发热体(20)为透明导电膜(20)。中间层(30)配置在基板(10)与透明导电膜(20)之间,并且具有位于比基板(10)更靠近透明导电膜(20)的位置的第一主面(31)。一对供电用电极(40)与透明导电膜(20)接触。中间层(30)含有形成固化物的有机聚合物(32)和分散在固化物中的二氧化硅或金属氧化物的粒子(34)。透明导电膜(20)的表面的在JIS B0601:2013中规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7.0nm以下。

    加热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9953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80050701.2

    申请日:2018-08-03

    Abstract: 加热器(1a)具备由有机高分子形成的片状的支撑体(10)、发热体(20)、以及与发热体(20)接触的一对供电用电极(30)。发热体(20)为由含有铟氧化物作为主成分的多晶体形成的透明导电膜。加热器(1a)中,发热体(20)具有1.4×10-4Ω·cm~3×10-4Ω·cm的电阻率。发热体(20)的厚度超过20nm且为100nm以下。

    加热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9953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880050701.2

    申请日:2018-08-03

    Abstract: 加热器(1a)具备由有机高分子形成的片状的支撑体(10)、发热体(20)、以及与发热体(20)接触的一对供电用电极(30)。发热体(20)为由含有铟氧化物作为主成分的多晶体形成的透明导电膜。加热器(1a)中,发热体(20)具有1.4×10‑4Ω·cm~3×10‑4Ω·cm的电阻率。发热体(20)的厚度超过20nm且为100nm以下。

    电磁波透过性金属光泽部件、使用该部件的物品、及金属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0989060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80065919.0

    申请日:2017-10-24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波透过性金属光泽部件,其不仅在使用铬(Cr)或铟(In)的场合,在使用例如铝(Al)等其他金属作为金属层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制造。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波透过性金属光泽部件,除铝(Al)以外,其还能够将银(Ag)、锌(Zn)、铅(Pb)、铜(Cu)或它们合金作为金属层。电磁波透过性金属光泽部件具备沿着基体面设置的含氧化铟层和层叠于含氧化铟层的金属层,金属层包含在至少局部处于相互不连续的状态的多个部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