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138386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0589022.1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及双电源转换开关。操作机构包括:框架;旋转盘,其可旋转地安装到框架;第一弹性件,其一端能够抵接旋转盘,另一端安装到框架;驱动盘,其构造成在旋转盘旋转时与旋转盘协作而旋转;驱动杆,安装到驱动盘,能够随驱动盘一起旋转,驱动杆与动触头支架连接,在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双分位置,当沿第一方向旋转旋转盘时,第一弹性件变形而储能,当旋转盘转动预定角度之后,旋转盘与驱动盘抵接,使得驱动盘也沿第一方向旋转,然后第一弹性件经过“死点”,旋转盘和驱动盘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继续沿第一方向旋转,使得驱动杆沿第一方向旋转,使动触头支架旋转,实现双电源转换开关从双分位置向第一电源接通位置的切换。

    中性线重叠机构和包括该机构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1331436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294099.6

    申请日:2020-04-15

    Abstract: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及其中性线重叠机构,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第一静触头组件和第一动触头组件、第二静触头组件和第二动触头组件;其中中性线重叠机构包括第一拉杆组件和第二拉杆组件、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和第一中性极静触头组件以及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和第二中性极静触头组件并且配置成:当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位置时,其中一个中性极处于接通状态;当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进行分闸操作时,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和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不动作;当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进行合闸操作时,第一中性极动触头组件及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和第一动触头组件联动或者第二中性极动触头组件及第一中性极的动触头组件和第二动触头组件联动。

    避免中性极危险电压的自动转换开关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972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10884259.6

    申请日:2016-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9/061 H02J2009/06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避免中性极危险电压的自动转换开关,包括连接在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电源以及负载之间的两个开关模块,其中,第一开关模块的相极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的相极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中性极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源的中性极电连接,并且第二开关模块的相极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源的相极电连接,第二开关模块的中性极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的中性极电连接,并且在每一个开关模块中,相极和中性极的状态相反。本发明提出的自动转换开关能够解决零线腾空现象、避免中性极危险电压,同时成本较低、实现方式简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一种隔离开关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56524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210177741.8

    申请日:2012-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离开关,其使用符合环境要求的触头材料,显著减少触头数量,并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护。隔离开关装置,包括运动机构系统(1)和电流回路系统(2),其中:电流回路系统(2)包括动触头(10)和静触头(11),运动机构系统(1)提供促动所述动触头(10)运动的旋转运动或者包含旋转运动的复合运动,动触头(10)和静触头(11)的材料为对环境无害的银化合物。本发明的隔离开关装置减少了动、静触头数量,因此降低了产品成本,更换了动、静触头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使用新的机构系统和电流回路系统,获得更好的电气性能,且因为仅使用一对动、静触头,减少了隔离开关中的相应的断点,提高了隔离开关的可靠性。

    一种隔离开关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5652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10177741.8

    申请日:2012-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离开关,其使用符合环境要求的触头材料,显著减少触头数量,并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护。隔离开关装置,包括运动机构系统(1)和电流回路系统(2),其中:电流回路系统(2)包括动触头(10)和静触头(11),运动机构系统(1)提供促动所述动触头(10)运动的旋转运动或者包含旋转运动的复合运动,动触头(10)和静触头(11)的材料为对环境无害的银化合物。本发明的隔离开关装置减少了动、静触头数量,因此降低了产品成本,更换了动、静触头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使用新的机构系统和电流回路系统,获得更好的电气性能,且因为仅使用一对动、静触头,减少了隔离开关中的相应的断点,提高了隔离开关的可靠性。

    双电源转换开关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362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67308.4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壳架;手操盘,包括第一推动部和第二推动部;传动机构,输入端与手操盘接合;驱动盘,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驱动盘接合,以驱动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电连接,且驱动盘包括容纳槽;阻挡件,包括第一阻挡端、第二阻挡端、枢转端和从动端。枢转端可枢转地安装在壳架上,从动端可动地设置在容纳槽中且能与容纳槽相互作用。当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发生熔焊时,手操盘的第一推动部能与第一阻挡端抵接,以使驱动盘受到来自阻挡件的推力。当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发生熔焊时,手操盘的第二推动部能与第二阻挡端抵接,以使驱动盘受到来自阻挡件的推力。

    电气开关
    7.
    发明公开
    电气开关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9362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74173.4

    申请日:2022-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开关,包括:第一静触头、出线端子以及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连接至所述出线端子并且配置为围绕旋转轴线在第一关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旋转,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至少一对动触头,所述至少一对动触头彼此对置并沿纵向轴线延伸,其中,所述至少一对动触头包括沿纵向轴线相对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关合位置与所述第一静触头接触并且在所述断开位置与所述第一静触头断开,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出线端子保持连接,并且其中,所述旋转轴线穿过所述第二部分。

    传动机构和包括该传动机构的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16805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272103.8

    申请日:2022-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和包括该传动机构的开关,用于在开关的驱动机构和分断单元之间传递驱动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能够围绕第一轴线旋转的驱动件,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杆和拐臂,所述传动杆包括第二轴线,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件,从而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能够围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所述拐臂连接至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并且所述拐臂旋转固定地连接至所述分断单元的主轴以致动主轴围绕主轴轴线旋转,所述主轴轴线、所述第一轴线以及所述第二轴线彼此平行且不重合。

    避免中性极危险电压的自动转换开关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972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610884259.6

    申请日:2016-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避免中性极危险电压的自动转换开关,包括连接在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电源以及负载之间的两个开关模块,其中,第一开关模块的相极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的相极电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中性极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源的中性极电连接,并且第二开关模块的相极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源的相极电连接,第二开关模块的中性极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的中性极电连接,并且在每一个开关模块中,相极和中性极的状态相反。本发明提出的自动转换开关能够解决零线腾空现象、避免中性极危险电压,同时成本较低、实现方式简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用于运动部件的操作组件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172537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656236.5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操作运动部件的操作组件,所述运动部件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且包括第一被驱动部和第二被驱动部,所述操作组件包括:引导特征部;驱动件,该驱动件至少在所述引导特征部的引导下能在初始位置和驱动位置之间进行平移运动,且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其中,在所述运动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驱动件从初始位置到驱动位置的运动,第一驱动部驱动该第一被驱动部,以使运动部件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运动;和其中,在所述运动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驱动件从初始位置到驱动位置的运动,第二驱动部驱动该第二被驱动部,以使运动部件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运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