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温差环境下的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774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50538.3

    申请日:2025-03-2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温差环境下的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路面混凝土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为先集料进行加热,然后取一部分加入至搅拌装置中;往搅拌装置中加入玄武岩纤维,然后再加入剩下的集料,搅拌均匀;将沥青进行加热,加入至搅拌装置中,持续搅拌;最后往搅拌装置中加入矿粉,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沥青混凝土。本申请采用不同规格玄武岩纤维及掺量,以及设置不同级配制备的沥青混凝土在高低温性能上有大幅提升。通过集料+纤维+集料的添加方式可有效提升纤维分布均匀性,使制备得到的沥青混凝土具有优异的高低温性能,可以适应沥青路面表面最高温度70℃,最低温度‑25℃的气候条件,适用于新疆大温差环境下。

    双层就地再生路面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04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81245.3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层就地再生路面结构,涉及公路养护领域,包括水泥就地冷再生下基层、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上基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土路肩、硬路肩和碎石封层。该种双层就地再生路面结构将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上基层由中间向两侧倾斜设置,且其倾斜的最底端处与硬路肩内部安装的集水框连接,并且硬路肩内部安装有与集水框导通的导水管,此外导水管远离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上基层的一端贯穿土路肩并延伸至外侧,同时将导水管倾斜设置,使得可以便于快速的对路面基层表面的水分进行导向排出,防止水分在路面结构中产生循环的动水压力影响路面基层的粘接力,进而避免路面基层剥离,延长了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