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辊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41321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880038437.0

    申请日:2018-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在金属轴芯的外周具有橡胶弹性体层,且在橡胶弹性体表面具有由粘结剂(A)及有机硅粒子(B)形成的被覆层,并且具有4~20nF的静电容量,其中,所述粘结剂(A)由使异氰酸酯化合物、其异氰脲酸酯改性体及反应性硅油反应得到的含末端羟基的预聚物(a)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和/或其异氰脲酸酯改性体(b)的稀释溶剂溶液形成。即使因为由显影装置内的周边部件产生的变形或齿轮的粘滑(振动)而导致的显影辊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隙宽度发生变动,该显影辊也可抑制静电容量,由此抑制条带。

    显影辊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41321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80038437.0

    申请日:2018-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辊,所述显影辊在金属轴芯的外周具有橡胶弹性体层,且在橡胶弹性体表面具有由粘结剂(A)及有机硅橡胶粒子(B)形成的被覆层,并且具有4~20nF的静电容量,其中,所述粘结剂(A)由使异氰酸酯化合物、其异氰脲酸酯改性体及反应性硅油反应得到的含末端羟基的预聚物(a)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和/或其异氰脲酸酯改性体(b)的稀释溶剂溶液形成。即使因为由显影装置内的周边部件产生的变形或齿轮的粘滑(振动)而导致的显影辊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隙宽度发生变动,该显影辊也可抑制静电容量,由此抑制条带。

    显影辊包覆用橡胶材料及图像形成装置用显影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0002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480072933.X

    申请日:2014-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08 C23C16/22 G03G15/0818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显影辊包覆用橡胶材料,其在显影辊的表面形成均匀的粗糙面,在维持柔软性的同时不会对对象材料和墨粉造成损伤和墨粉压力,能够确保尽可能充分避免橡胶影响的厚度,可实现非粘着化、低摩擦化。该显影辊包覆用橡胶材料通过在具有橡胶基体层12的显影辊周围涂布包覆层13组分并使其固化而得到,其特征在于,包覆层13组分包括:至少包含多元醇、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及反应性硅氧油的液状粘合剂;硬度(JIS K6253:1997)硬度计A(瞬时)为20~80度,橡胶粒径为0.2~10μm的硅橡胶粒子101;及稀释溶剂,固化后的包覆层13厚度与橡胶粒子101直径的比满足橡胶粒子101直径/包覆层13厚度<0.3。从而解决了技术问题。

    显影辊包覆用橡胶材料及图像形成装置用显影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00020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80072933.X

    申请日:2014-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08 C23C16/22 G03G15/0818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显影辊包覆用橡胶材料,其在显影辊的表面形成均匀的粗糙面,在维持柔软性的同时不会对对象材料和墨粉造成损伤和墨粉压力,能够确保尽可能充分避免橡胶影响的厚度,可实现非粘着化、低摩擦化。该显影辊包覆用橡胶材料通过在具有橡胶基体层12的显影辊周围涂布包覆层13组分并使其固化而得到,其特征在于,包覆层13组分包括:至少包含多元醇、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及反应性硅氧油的液状粘合剂;硬度(JIS K6253:1997)硬度计A(瞬时)为20~80度,橡胶粒径为0.2~10μm的硅橡胶粒子101;及稀释溶剂,固化后的包覆层13厚度与橡胶粒子101直径的比满足橡胶粒子101直径/包覆层13厚度<0.3。从而解决了技术问题。

    调色剂定影带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2163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410102467.3

    申请日:200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色剂定影带。一种在传导介质上定影调色剂图像的定影带,其具有由电铸镍制成的环形带体(101),所述环形带体由在晶体取向面上取向的微晶组成。对于晶面上那些平均粒径因加热变化极大的微晶,在250℃加热2小时后平均粒径的变化率不高于加热前平均粒径的11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