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29369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80010935.5

    申请日:2016-02-24

    Abstract: 本发明的冷轧钢板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金属组织以面积率计含有40.0%以上且低于60.0%的多边形铁素体、30.0%以上的贝氏体铁素体、10.0%以上且25.0%以下的残留奥氏体、15.0%以下的马氏体,上述残留奥氏体中长宽比为2.0以下、长轴的长度为1.0μm以下且短轴的长度为1.0μm以下的残留奥氏体的比例为80.0%以上,上述贝氏体铁素体中长宽比为1.7以下、并且由晶体取向差为15°以上的晶界所围成的区域的晶体取向差的平均值为0.5°以上且低于3.0°的贝氏体铁素体的比例为80.0%以上,上述马氏体与上述贝氏体铁素体与上述残留奥氏体的连接性D值为0.70以下。

    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1472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30094.4

    申请日:2016-05-26

    Abstract: 一种使淬透性和原材料成形性提高的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规定的成分组成,钢板的金属组织满足:碳化物的平均粒径为0.4μm~2.0μm、珠光体的面积率为6%以下、将铁素体晶粒内的碳化物的个数设定为A且将铁素体晶界的碳化物的个数设定为B时B/A>1、以及将上述钢板的1/2板厚部分的板面处的{211}<011>的X射线衍射强度设定为I1且将{100}<011>的X射线衍射强度设定为I0时I1/I0<1;钢板的维氏硬度为100HV~150HV。

    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2936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0935.5

    申请日:2016-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1233 C21D8/02 C21D8/0436 C21D9/46 C22C38/60

    Abstract: 本发明的冷轧钢板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金属组织以面积率计含有40.0%以上且低于60.0%的多边形铁素体、30.0%以上的贝氏体铁素体、10.0%以上且25.0%以下的残留奥氏体、15.0%以下的马氏体,上述残留奥氏体中长宽比为2.0以下、长轴的长度为1.0μm以下且短轴的长度为1.0μm以下的残留奥氏体的比例为80.0%以上,上述贝氏体铁素体中长宽比为1.7以下、并且由晶体取向差为15°以上的晶界所围成的区域的晶体取向差的平均值为0.5°以上且低于3.0°的贝氏体铁素体的比例为80.0%以上,上述马氏体与上述贝氏体铁素体与上述残留奥氏体的连接性D值为0.70以下。

    成形时的冷加工性优良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041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1614.7

    申请日:2016-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成形时的冷加工性优良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钢板的特征在于,其成分组成为:以质量%计,含有C:0.10~0.40%、Si:0.01~0.30%、Mn:0.30~1.00%、P:0.0001~0.020%、S:0.0001~0.010%、Al:0.001~0.10%,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其中,(a)铁素体晶界的碳化物的个数相对于铁素体晶内的碳化物的个数的比率超过1,(b)铁素体粒径为5μm以上且50μm以下,(c)r值的面内各向异性|Δr|为0.2以下,(d)维氏硬度为100HV以上且150HV以下,(e)钢板的1/2板厚部分的{311} 方位的无规强度之比为3.0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