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413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67230.6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IPC: C07D311/1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氨基酸的有机小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有机小分子探针由香豆素单元和氨基酸响应单元组成,氨基酸响应单元通过香豆素单元中的R1与香豆素单元相连。本发明的有机小分子探针可实现荧光信号或波长的变化,从而识别生物体内多种氨基酸;基于实验组对线粒体的靶向功能,与氨基酸作用不同,荧光强度变化趋势不同,致使荧光变化,实现氨基酸的识别。此外,本发明所述的有机小分子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优秀的细胞膜通透性,同时还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光毒性、光漂白性,其光谱范围与生物样品的光谱范围有足够大的差异,可以避免生物自发荧光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7459988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766178.0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Abstract: 有机萘与无机银化合物的复合纳米材料,由1,8萘酰亚胺单元、无机银单元和生物大分子单元组成;其中,所述的1,8萘酰亚胺单元具有通式I的结构。该复合纳米材料兼具对细胞内DNA识别和损伤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相对于现有的核酸识别有机小分子而言,该类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兼具了对细胞内DNA分子的检测,以及损伤DNA和诱导细胞凋亡的双重作用,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在应用能力的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22628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53914.7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Abstract: 用微波消解仪对脾虚证及中药干预后大鼠进行处理,再采用ICP-OES法同时测定脾虚证大鼠胃、小肠和肝中Ca、Cu、Fe、Mg、Mn、Zn六种微量元素。结果显示:Ca、Mg、Mn3种元素在脾虚证大鼠中含量均较低,而对于Cu元素来说,在脾虚证大鼠各器官中含量均较高;而对于Fe、Zn元素来说,两种元素均在脾虚证大鼠的胃、小肠中含量较低,而在肝中含量较高。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和ICP-OE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检测脾虚证大鼠各组织中微量元素具有简单、快捷、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等优点,也为其它动物组织器官检测元素提供了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85389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193245.6
申请日:2012-01-10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IPC: A61K39/145 , A61P3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感疫苗作为治疗过敏性疾病及与过敏相关的疾病的药物的应用,具体方法可为:一年四季内任意时刻开始流感疫苗接种,(成人及三岁以上儿童)接种剂量/剂次:15μg/0.5ml,1剂次;(六个月至三岁儿童)接种剂量/剂次:7.5μg/0.25ml,1剂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接种途径:肌肉注射,4周后接种第2剂,再间隔4周接种第3剂,3次以后每半年至一年接种一次,巩固疗效。本发明拓展了流感疫苗的应用领域,首次将流感疫苗应用于过敏性疾病和与过敏相关的其它疾病等的治疗,使用安全、方便、治疗效果好、花费低廉,易患者接受。
-
公开(公告)号:CN11604130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10167230.6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IPC: C07D311/1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氨基酸的有机小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有机小分子探针由香豆素单元和氨基酸响应单元组成,氨基酸响应单元通过香豆素单元中的R1与香豆素单元相连。本发明的有机小分子探针可实现荧光信号或波长的变化,从而识别生物体内多种氨基酸;基于实验组对线粒体的靶向功能,与氨基酸作用不同,荧光强度变化趋势不同,致使荧光变化,实现氨基酸的识别。此外,本发明所述的有机小分子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优秀的细胞膜通透性,同时还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光毒性、光漂白性,其光谱范围与生物样品的光谱范围有足够大的差异,可以避免生物自发荧光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2174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77620.4
申请日:2023-02-08
IPC: C07C255/34 , C07C255/42 , C07C255/35 , C07C253/30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DNA损伤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对苯二甲醛与化合物R2‑H在催化剂存在下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与化合物R1‑H在催化剂存在下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可实现“先猝灭”识别正常DNA分子;基于DNA损伤作用不同,荧光强度变化趋势不同,致使荧光变化,实现“后荧光”识别DNA分子损伤情况。此外,本发明所述的荧光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优秀的细胞膜通透性,同时还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光毒性、光漂白性,其光谱范围与生物样品的光谱范围有足够大的差异,可以避免生物自发荧光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745998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766178.0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6 , C09K2211/1029 , G01N21/6486
Abstract: 有机萘与无机银化合物的复合纳米材料,由1,8萘酰亚胺单元、无机银单元和生物大分子单元组成;其中,所述的1,8萘酰亚胺单元具有通式I的结构。该复合纳米材料兼具对细胞内DNA识别和损伤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相对于现有的核酸识别有机小分子而言,该类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兼具了对细胞内DNA分子的检测,以及损伤DNA和诱导细胞凋亡的双重作用,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在应用能力的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910903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99756.X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IPC: H01M4/90 , H01M12/06 , B01J23/7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41 , B01J23/755 , H01M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池催化剂技术领域的一种镍钴碳纳米管气凝胶锌空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镍钴碳纳米管气凝胶锌空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滴加氨水调节pH值;S2:同时滴加硝酸钴溶液和氨水并搅拌均匀;S3:再次滴加氨水调节pH值,产生水凝胶;S4:无水乙醇置换水凝胶中的水得到冻状醇凝胶;S5:将醇凝胶移入高压釜内,并升温加压;S6:将乙醇蒸发,并用氮气吹扫得到催化剂前体;S7:粉碎并过筛,本发明催化剂制作方法简单,可进行规模化的工业生产,所制备出的催化剂活性高、稳定性好、颗粒超细,为制备出质量均一的碳纳米管提高了前提保障,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2466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07147.2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IPC: G01N27/327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肌氨酸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仿生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超灵敏检测肌氨酸中的应用。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将红细胞溶液和仿生活性物质混合,进行共孵育,得到仿生红细胞;将仿生红细胞与导电聚合物(多巴胺、吡咯、苯胺或噻吩)混合,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仿生电传感器。本发明将导电聚合物与天然细胞相结合,利用导电聚合物优异的导电性能,同时基于细胞的高氧微环境,使得仿生活性物质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用以Sar的快速、灵敏、高效监测。仿生电传感器具有反应速度快、成本低、易于小型化、生物相容性好且样品前处理简单等优点,能够为前列腺疾病的发病、发展规律提供一种新的、快速、准确、稳定的诊断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884704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11942.1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新乡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CQDs负载WO3蒲公英状三维多级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可溶性氯化钨溶于极性溶剂,然后进行溶剂热反应,再经煅烧得到蒲公英状WO3三维多级结构材料;再将得到的材料分散于N‑CQDs水溶液中并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所述N‑CQDs负载的WO3材料;本发明通过控制前驱体煅烧条件得到粒径均一、晶粒完整且晶体结构稳定的蒲公英状形貌、单斜晶系的WO3半导体材料。对本发明制备的N‑CQDs对蒲公英状WO3三维多级结构材料进行负载,制备出气敏性能一致性好的低功耗MEMS呼出气丙酮气体传感器,能够检测到ppb级别的丙酮浓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