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4130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922235.0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8F212/08 , C08F212/36 , C08F220/32 , C08F212/34 , C08J9/28 , C08J9/36 , C02F1/28 , C02F1/72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高效去除水体中芳香磺酸化合物的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水相;2)制备油相3)合成多孔树脂:搅拌下,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通入氮气,加热下反应,过滤,清洗,去除液体,固体产物真空干燥,得到多孔树脂;4)树脂功能化处理。本发明提供的能高效去除水体中芳香磺酸化合物的多孔材料为经过极性调整的交联苯乙烯基多孔树脂,其对水体中的芳香磺酸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去除效果;本发明的树脂中,丰富的孔隙和大比表面积赋予了该树脂很好的物理吸附去除芳香磺酸化合物的功能;本发明的树脂中,通过二氧化硅微球负载在树脂中引入了金属钌,金属钌的高级氧化作用赋予该树脂化学去除芳香磺酸化合物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5503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10582840.8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nventor: 陈秀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高强度汽车轮毂铝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包括以下成分:Si:5‑16.3%;Fe:0.18‑0.65%;Cu:3.3‑7.2%;Mn:0.4‑0.6%;TaC:6.2‑13.8%;石墨烯:0.8‑3.6%;Zn:0.25‑0.63%;Ti:0.08‑0.5%;Cr:0.04‑0.25%;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中通过TaC‑石墨烯‑铜铝中间合金的形式在铝合金材料中引入石墨烯、TaC的方案,能够藉由多种组分相互的协同增强效果,使得铝合金材料的强度和耐热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04000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911326503.7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一种壳寡糖衍生物分子印迹功能单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分子印迹功能单体的设计及生产工艺。将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蛋氨酸或苏氨酸中性氨基酸和碳酸钾溶解于水中,在冰水浴条件下滴加戊烯酰氯,然置于室温下反应,制得N‑戊烯酰‑氨基酸溶液;再将N‑戊烯酰‑氨基酸溶液的pH值调至中性后与壳寡糖、EDC、NHS混合进行反应后,再采用透析袋透析、冷冻干燥,得N‑(N′‑戊烯酰‑氨基酸酰)‑壳寡糖。本发明合成反应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可节约制备成本,可以让印迹聚合物获得更多有效的识别位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81329.3
申请日:2021-11-21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霉素双重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氯霉素为模板分子、N‑(4‑戊烯酰)异亮氨酰‑壳寡糖为功能单体低聚物,在交联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下首先在玻碳电极表面热聚合形成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然后在含氯霉素的吡咯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聚合,形成复合的双重分子印迹膜。本发明制得的传感器用于氯霉素浓度测定时,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俱佳,检测时的电活性探针可以为铁氰化钾、二茂铁甲醇等;所制备的传感器为双重分子印迹性能,对比单层的分子印迹膜,显著提升了复合分子印迹膜对氯霉素的识别性能,检测限达到nM级。
-
公开(公告)号:CN10643475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27414.6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1/04
Abstract: 一种玉米秸秆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提供了一种降低能耗、成本,减少污水排放的玉米秸秆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制备:玉米秸秆粉碎、筛分,干燥备用;S2、水热预处理:预处理反应结束后,通过布氏漏斗进行固液分离,固相物料待酶解;S3、酶解:酶解液过滤,滤液用于制备生物絮凝剂;S4、制备絮凝剂发酵液;S5、絮凝活性成分提取及干燥,制得产品。本发明在工作中,水热预处理技术对环境友好,更加经济、绿色、清洁、环保;酶解可提高酶解过程中葡萄糖的收率;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23250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11419.3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nventor: 陈秀清
IPC: C07D311/86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叶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及其作为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所述聚酮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02094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311456.4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7D311/86 , C12P17/16 , A61P31/14 , C12R1/8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规模制备银杏叶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燥的银杏叶粉碎与绿色木霉混合均匀,加入体积分数为20%的乙醇溶液,调pH至5.0‑5.5,于37℃下,摇床培养48小时,摇床转速60r/min,过滤得发酵液、经减压浓缩得发酵物;(2)将步骤(1)得到的发酵物先经减压硅胶柱层析,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将洗脱梯度为70:30~60:40的洗脱液合并,浓缩得组分A;(3)将步骤(2)得到的组分A先经正相硅胶柱层析,再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再经反相硅胶柱层析,洗脱剂为MeOH∶H2O=60∶40,得式I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020946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11311456.4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7D311/86 , C12P17/16 , A61P31/14 , C12R1/8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规模制备银杏叶来源的聚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燥的银杏叶粉碎与绿色木霉混合均匀,加入体积分数为20%的乙醇溶液,调pH至5.0‑5.5,于37℃下,摇床培养48小时,摇床转速60r/min,过滤得发酵液、经减压浓缩得发酵物;(2)将步骤(1)得到的发酵物先经减压硅胶柱层析,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将洗脱梯度为70:30~60:40的洗脱液合并,浓缩得组分A;(3)将步骤(2)得到的组分A先经正相硅胶柱层析,再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再经反相硅胶柱层析,洗脱剂为MeOH∶H2O=60∶40,得式I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434759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611127414.6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一种玉米秸秆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提供了一种降低能耗、成本,减少污水排放的玉米秸秆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制备:玉米秸秆粉碎、筛分,干燥备用;S2、水热预处理:预处理反应结束后,通过布氏漏斗进行固液分离,固相物料待酶解;S3、酶解:酶解液过滤,滤液用于制备生物絮凝剂;S4、制备絮凝剂发酵液;S5、絮凝活性成分提取及干燥,制得产品。本发明在工作中,水热预处理技术对环境友好,更加经济、绿色、清洁、环保;酶解可提高酶解过程中葡萄糖的收率;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059646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457868.4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7H1/08 , C07H17/04 , A61K31/7048 , A61P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 C07H1/08 , C07H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地黄中降糖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同时制备生地黄中两个活性成分式I和式I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生地黄,粉碎至20‑80目后,经超临界CO2萃取得粗提物;(2)将步骤(1)得到的粗提物用2‑3倍质量的乙醇溶解后,通过大孔树脂吸附,用体积分数为50‑70%的乙醇洗脱,收集3‑5倍柱体积洗脱液,减压浓缩后,再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洗脱剂为体积比为1:1的CHCl3/MeOH混合溶剂,收集2‑3倍柱体积洗脱液,减压浓缩后,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制备,得式I和式II两个活性成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