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87566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934060.3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8G18/66 , C08G18/12 , C08G18/40 , C08G18/42 , C08G18/48 , C08G18/83 , C08G18/32 , C08L75/04 , C08L75/08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聚酯改性的生物质耐水解高剥离PU湿法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抗氧剂、磷酸和DMF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混匀后,加入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在75‑80℃反应1h;2)加入扩链剂反应20min后,继续加入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在75‑80℃反应直至体系的粘度达到18‑24万cps;3)加入CH3OH进行封端,随后加入苹果酸,搅拌1h后出料。本案相比于普通耐水解树脂具有更柔软的手感,具有更好的成肌性及贝斯厚度,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能,应用范围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28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72804.9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基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样品制备、样品检测和样品检测数据对比三个部分,选取的原材料为灌封胶,选取的实验药剂为:氯化镍、乙二醇、氢氧化钠、水合肼、无水乙醇和蒸馏水,选取的实验器械为:热导率测试仪、电子天平、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热恒温干燥箱、电动搅拌器、振动样品磁强计、真空干燥箱和LCR型数字电桥。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针对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特性,研究不同因素对材料导热性的影响,充分发挥镍粒子良好的导热性能,且可以改善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团聚问题,进而提高硅橡胶的导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53254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0149025.0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硬质镜面聚氨酯湿法贝斯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质量份取聚氨酯树脂、钙粉、色浆及DMF,搅拌均匀形成浆料;将浆料涂敷于革用基布表面,凝固,水洗,烘干即得,所述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DMF、聚酯多元醇A及异氰酸酯投入反应装置中,R值设定为0.99,70~75℃反应增粘至2~3万;(2)加入DMF、聚酯多元醇B及异氰酸酯,R值设定为0.99,70~75℃反应增粘至2~3万;(3)加入DMF搅拌均匀后加入扩链剂;(4)加入异氰酸酯、催化剂及DMF进行增粘反应,R值设定为1.01;(5)增粘过程中加入填充树脂;(6)反应完成后加入甲醇终止,终点粘度25~30万,固含量30%。本发明采用两步预聚增粘法,制备树脂时使用低分子量聚酯多元醇,选用与常规PU树脂明显不同的扩链剂。
-
公开(公告)号:CN11108796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0933403.4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9J175/06 , C08G18/66 , C08G18/42 , C08G18/32 , C08G18/76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形状记忆型聚氨酯干法黏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酯多元醇、抗氧剂、磷酸和DMF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混匀后,加入一乙醇胺,继续搅拌30min;2)加入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升温至75-80℃反应直至体系的粘度达到15-20万cps/℃;其中,通过加入DMF和弱极性溶剂,使体系的固含量为50%;3)加入CH3OH进行终止,搅拌1h后出料。本发明制备出形状记忆型聚氨酯干法黏结剂,与普通的干法黏结剂相比具有更好的耐溶剂性能,且工艺简单,滴加溶剂后恢复性能较好,应用范围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1108756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0934060.3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8G18/66 , C08G18/12 , C08G18/40 , C08G18/42 , C08G18/48 , C08G18/83 , C08G18/32 , C08L75/04 , C08L75/08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聚酯改性的生物质耐水解高剥离PU湿法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抗氧剂、磷酸和DMF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混匀后,加入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在75-80℃反应1h;2)加入扩链剂反应20min后,继续加入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在75-80℃反应直至体系的粘度达到18-24万cps/℃;3)加入CH3OH进行封端,随后加入苹果酸,搅拌1h后出料。本案相比于普通耐水解树脂具有更柔软的手感,具有更好的成肌性及贝斯厚度,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能,应用范围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84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1317326.8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近红外发射荧光小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是以BODIPY为主体发光单元、偶氮基团为特异性识别基团,通过缩合反应制得,具有如下结构式:#imgabs0#本发明构筑了一类结构新颖的BODIPY‑偶氮苯衍生物,这一系列分子均基于乏氧酶或者偶氮特异性识别对象为目标,所制备的材料吸收和发射波长均在近红外一区范围,超越了常规乏氧酶探针的光谱识别范围,将材料的应用向前推了一步,本案设计的材料合成相对简单,分子预留了进一步功能化识别的反应基团,为材料的后续应用做好了准备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838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17869.X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7D401/14 , C09B57/00 , C09K11/06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AIE型双重D‑π‑A结构荧光染料,该荧光染料是以三苯胺咔唑衍生物为主体发光单元中的能量给体、吡啶结构为能量受体构筑而成,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R1为H、Br、I或‑C(CH3)3。本发明设计的AIE型双重D‑π‑A结构荧光染料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高效、操作简便、适用性广,克服了高浓度下探针荧光淬灭的问题,制备了具有光稳定性好、发光效率高、AIE效应明显的系列新颖AIE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1327809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72801.5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8F114/06 , C08F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增塑性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原材料包含有VCM材料、水相料液、悬浮稳定剂、引发剂和乳化剂,其操作工具包含有反应釜、机器搅拌仪、温控元件、量杯、PVC颗粒检测仪、PH检测仪、称重仪和流量计,其操作过程中包含有水乳剂制备、抽样检测、完全聚合和离心脱水四个部分,悬浮稳定剂中包含有明胶、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引发剂中包含有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和偶氮二异庚腈和偶氮二异丁腈等。本发明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选取最优的配比方案,提高聚氯乙烯树脂制备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85325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49025.0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硬质镜面聚氨酯湿法贝斯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按质量份取聚氨酯树脂、钙粉、色浆及DMF,搅拌均匀形成浆料;将浆料涂敷于革用基布表面,凝固,水洗,烘干即得,所述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DMF、聚酯多元醇A及异氰酸酯投入反应装置中,R值设定为0.99,70~75℃反应增粘至2~3万;(2)加入DMF、聚酯多元醇B及异氰酸酯,R值设定为0.99,70~75℃反应增粘至2~3万;(3)加入DMF搅拌均匀后加入扩链剂;(4)加入异氰酸酯、催化剂及DMF进行增粘反应,R值设定为1.01;(5)增粘过程中加入填充树脂;(6)反应完成后加入甲醇终止,终点粘度25~30万,固含量30%。本发明采用两步预聚增粘法,制备树脂时使用低分子量聚酯多元醇,选用与常规PU树脂明显不同的扩链剂。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84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17326.8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近红外发射荧光小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是以BODIPY为主体发光单元、偶氮基团为特异性识别基团,通过缩合反应制得,具有如下结构式:本发明构筑了一类结构新颖的BODIPY‑偶氮苯衍生物,这一系列分子均基于乏氧酶或者偶氮特异性识别对象为目标,所制备的材料吸收和发射波长均在近红外一区范围,超越了常规乏氧酶探针的光谱识别范围,将材料的应用向前推了一步,本案设计的材料合成相对简单,分子预留了进一步功能化识别的反应基团,为材料的后续应用做好了准备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