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结构的多功能幕墙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409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61173.2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围护结构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复合结构的多功能幕墙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并列拼接的多个幕墙结构单元,幕墙结构单元包括组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幕墙空腔玻璃背板、肋板、销盒、卷轴结构系统,反光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部两侧;反光板整体呈椭圆形,反光锤有两个,分别位于椭圆形的上下两个焦点位置;玻璃背板上在上、下部位分别开设有可开关的窗户;肋板上侧设有带盖通风口;卷轴结构系统包括无膜段、透光膜段和反射膜段;通过上下卷轴组件转动进行切换;反射膜段上设有取光孔。使用时,可对建筑内部房间进行降温和通风,同时还可根据室内人员的使用需求切换工况,在不需能耗的前提下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和人体舒适性。

    一种蛋形太阳能微型建筑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194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098984.6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刘义 罗伟 陈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蛋形太阳能微型建筑,包括底座、中心支柱、内层结构、外层结构、转轴支柱和滑轨;中心支柱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上;内层结构为半球形结构;外层结构下部为半球形空腔结构,上部为半椭球形空腔结构;中心支柱上端穿过外层结构底部的槽缝与内层结构的底部固连;转轴支柱设置在外层结构的相对两侧;转轴支柱经轴和轴套与外层结构、内层结构相连;转轴支柱的底部与圆环形滑轨滑动接触;外层结构的顶部设有相变储能层,外层结构下部对应设有通风孔;外层结构上部开设有若干个窗。其利用建筑结构的各维度转动设计,使建筑实现更合理地进行通风采光和保暖,极大改善了室内环境。

    一种适用于纸质建筑的保温通风墙体的搭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5376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1010602.4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杨秀峰 陈星 刘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围护结构施工领域内的一种适用于纸质建筑的保温通风墙体的搭建方法,搭建纸质圆管并在纸质圆管上安装加强箍:然后在加强箍对应的位置,钻出用于安装连接螺栓的孔洞,同时在纸质圆管钻出贯穿纸质圆管的通风孔,然后将通风阀装入相应的通风孔中,并在纸质圆管底部安装电热器件;再在底部基座上逐一安装纸质圆管形成墙体;设置保温层后安装顶部基座,从而完成墙体的搭建。本发明可以快速搭建具有调节通风作用的墙体,使得室内外能进行内外换气,墙体结构牢固,施工方便。

    一种可垂直伸缩的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57692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73267.8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刘义 陈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结构领域内的一种可垂直伸缩的临时性微型建筑结构,包括底座、伸缩柱、楼板结构系统、柔性墙面结构、通风结构和弹性门;伸缩柱在高度方向上可伸缩,伸缩柱上成对设有若干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楼板结构系统中的主直梁插于第一贯通孔之中;辅直梁中的两根插于对应的第二贯通孔之中;圈梁、主直梁及辅直梁整体构成网格状结构并于相交点位置相互固定;面板铺设于网格状结构的上方;顶部设有通风结构:外侧采用柔性墙面结构,柔性墙面上设有弹性门。本发明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随时调整建筑层高和层数,并结合通风、隔热等措施来增强使用者的居住舒适性,可大大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

    一种纸管式临时性建筑的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347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53712.9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陈星 刘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管式临时性建筑的建造方法,其采用底板通用结构、顶板通用结构、隔板通用结构和支撑通用结构建造而成;支撑通用结构包括至少有三种类型的纸质圆管,分别为插接圆管、填充圆管和可调长度圆管;安装是预先采用可调长度圆管将其顶板通用结构顶起,使得插接圆管在插入的对应圆孔内可以转动角度,采用相互插接的方式连接形成临时性建筑的外墙、内墙及家具,附加外门通用结构、内门通用结构及窗通用结构,可形成不同建筑面积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主设计的临时建筑,可灵活安装隔墙,灵活调整室内的家居布置,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其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施工便易、适用性广,具有较高的市场实施可能性和经济效益。

    一种纸管式临时性建筑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5877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54036.7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刘义 鲁波 陈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管式临时性建筑,其至少包括底板通用结构、顶板通用结构、隔板通用结构和支撑通用结构;其采用相互插接的方式连接形成临时性建筑的外墙、内墙及家具,附加外门通用结构、内门通用结构及窗通用结构,可形成不同建筑面积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主设计的临时建筑,可灵活安装隔墙,灵活调整室内的家居布置,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其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施工便易、适用性广,具有较高的市场实施可能性和经济效益。

    一种适合于炎热地区的热感应联动式通风建筑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437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91898.6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技术领域的一种适合于炎热地区的热感应联动式通风建筑及其使用方法,其前墙上下两端的弹簧壁板槽,位于弹簧壁板槽之间的数个竖直分布的保温纱窗连接段和位于保温纱窗连接段两侧的数个双金属片保温组件;可通过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和热感应装置的使用,利用联动方式切换昼夜工况,在夜晚依靠风压通风,而白天实现热压通风以增强通风效果,从而在不需能耗的前提下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和人体舒适性。

    一种蛋形太阳能微型建筑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1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98984.6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刘义 罗伟 陈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蛋形太阳能微型建筑,包括底座、中心支柱、内层结构、外层结构、转轴支柱和滑轨;中心支柱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上;内层结构为半球形结构;外层结构下部为半球形空腔结构,上部为半椭球形空腔结构;中心支柱上端穿过外层结构底部的槽缝与内层结构的底部固连;转轴支柱设置在外层结构的相对两侧;转轴支柱经轴和轴套与外层结构、内层结构相连;转轴支柱的底部与圆环形滑轨滑动接触;外层结构的顶部设有相变储能层,外层结构下部对应设有通风孔;外层结构上部开设有若干个窗。其利用建筑结构的各维度转动设计,使建筑实现更合理地进行通风采光和保暖,极大改善了室内环境。

    一种带有旋转活动百叶窗罩的窗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09626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1031466.X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刘义 张艳 陈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结构领域内的一种带旋转活动百叶窗罩的窗体结构,其圆形窗体的中心设置有用于插入轴套的轴套孔,固定窗罩固定连接在圆形窗体的外侧,固定窗罩的中心设有用于插入窗轴的轴孔,可升降的活动窗罩设置在固定窗罩的外侧;固定窗罩与活动窗罩上设置有多个从中心向外放射状分布的辐条,高弹性防水织物设置在固定窗罩与活动窗罩的对应辐条之间。本发明工作时,优选将所述圆形窗体安装固定在建筑顶部,作为天窗使用,通过活动窗罩升降运动及旋转运动,使其可以产生吸热、放热和保温的效果,以便根据不同季节及室内外温差进行调节,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一种适用于炎热地区的全通风插板式微型建筑组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21804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254137.5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围护结构设计领域内的一种适用于炎热地区的全通风插板式微型建筑组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横向支板和纵向支板组合前墙和后墙;2)在横向支板朝室外一侧的端部铰接安装可开关的百叶折板;3)按设计位置连接固定地板、前墙、后墙、侧墙和屋顶;4)在建筑内部安装插板形成家具、平台或楼梯。所组合的微型建筑可以在全通风工况、一侧封闭工况、局部通风工况、全封闭工况和热压通风工况下进行切换,还可进一步地将家具与全通风格栅结构整合,尽可能优化室内空间,更好地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和舒适性。其尤其适用于炎热地区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