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1721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710999214.8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玄武岩纤维与沥青胶浆界面粘结强度测定装置及测试方法。拉拔试验测定装置包括外框架、试模、拉拔试验机、拉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本发明的测试方法为:制备玄武岩纤维沥青胶浆试件,剪去非拉伸端外露纤维。将试件固定,并调整夹持玄武岩纤维高度,测试时在固定温度条件下竖向加载,使玄武岩纤维以恒定速率向下移动。采集拉力变化和对应的位移传感器的位移变化,并根据拉拔试验统计数据计算得出玄武岩纤维与沥青胶浆介质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本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测定的结果合理可靠,有助于从材料学的角度揭示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粘结料的作用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16946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46287.3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3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铣刨料中老化沥青的回收方法,其步骤为:铣刨料清洗除杂,烘干备用,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进行沥青的抽提和回收,采用多次离心、过滤;调整油浴温度100℃~110℃;为完全去除回收沥青中的三氯乙烯,将回收沥青置于100℃~110℃微波加热装置中加热2分钟,直到连续两次质量差在0.5g以内。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路面铣刨料中老化沥青的回收方法,能够降低铣刨料在运输、堆放过程中的污染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能够有效的消除抽提回收过程中的矿粉以及三氯乙烯残留等不利因素,降低沥青的二次老化所产生的问题,从而保证回收沥青的性能测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7796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597092.5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 C04B28/00 , C04B18/167 , C04B14/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再生骨料的C30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混凝土的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水7~9,水泥12~14,再生骨料磨细粉1~3,再生细骨料13~16,再生粗骨料44~48,天然砂13~16。方法包括:(20)粗骨料预处理:向搅拌装置中加入全部再生粗骨料,喷水使表面湿润,以不出现水滴流动为限,搅拌30秒;(30)一次混料:向搅拌装置中加入水泥、再生骨料磨细粉、一半用量的水,搅拌40秒;(40)二次混料:向搅拌装置中加入再生细骨料、天然砂、剩余用量的水,搅拌3分钟;(50)混凝土制取:将拌合物倒出,经成型、养护,即得到所需C30混凝土。本发明的混凝土,天然材料消耗少,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64587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30412.0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 C04B28/04 , C04B2201/50 , C04B18/16 , C04B14/08 , C04B18/146 , C04B24/10 , C04B2103/0068 , C04B38/0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污型硅藻土多孔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在搅拌装置中加入全部的改性再生骨料和水,使改性再生骨料表面湿润;然后加入一半的水泥和硅藻土,搅拌均匀;再把剩下的水、水泥、硅藻土以及复合外加剂加入搅拌装置搅拌均匀放到振动装置振动成型、养护得到去污型硅藻土多孔再生混凝土,其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改性再生骨料74%~82%、水泥10%~16%、硅藻土2%~4%、复合外加剂0.86%~1.21%、水5%~8%。本发明通过将再生骨料浸泡掺硅藻土水泥浆体,改善再生骨料性能,进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利用硅藻土多微孔结构增强植生混凝土氨氮、重金属的去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10144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346250.0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透水型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及其施工方法,再生水泥稳定碎石主要由水泥、天然碎石、再生骨料为原料组成,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水泥8%~12%、天然碎石50%~60%、再生骨料30%~40%,水灰比为0.3~0.5。本发明采用以天然碎石、再生骨料为主要原料的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天然碎石为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相比,能在保障抗压强度的同时提高路面基层的透水性能,本发明以“海绵城市”透水型道路技术为依托,能降低生产成本,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资源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1721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999214.8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玄武岩纤维与沥青胶浆界面粘结强度测定装置及测试方法。拉拔试验测定装置包括外框架、试模、拉拔试验机、拉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温度控制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本发明的测试方法为:制备玄武岩纤维沥青胶浆试件,剪去非拉伸端外露纤维。将试件固定,并调整夹持玄武岩纤维高度,测试时在固定温度条件下竖向加载,使玄武岩纤维以恒定速率向下移动。采集拉力变化和对应的位移传感器的位移变化,并根据拉拔试验统计数据计算得出玄武岩纤维与沥青胶浆介质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本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测定的结果合理可靠,有助于从材料学的角度揭示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粘结料的作用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86914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1201713.X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 , A01G9/02 , C02F1/001 , C02F1/281 , C02F2101/16 , C02F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道路径流污染处治的生态型组合护坡及其施工方法。组合护坡包括一级防护坡、护坡道和二级防护坡,所述一级防护坡采用预制再生混凝土条装配成框格满铺,每个预制再生混凝土条纵向预留正八边形孔道,框格内现浇植生型硅藻土再生混凝土,护坡道采用植生型再生混凝土满铺防护,二级防护坡采用预制六角形再生混凝土块满铺防护。施工方法包括(10)坡面修整、(20)框格装配、(30)摊铺混凝土、(40)植被种植、(50)护坡道满铺混凝土和(60)二级防护坡铺混凝土块。本发明的生态型组合护坡,径流污染治理效果好,且生态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220064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97075.1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5 , C04B28/00 , C04B18/16 , C04B20/026 , C04B2201/50 , C04B22/002 , C04B1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化再生粗骨料、制备方法及在制备混凝土中的应用。该强化再生粗骨料由废弃混凝土经破碎、筛分得到的粒径为5~15mm和15~31mm的两种骨料按质量比4:3混合,并经强化而成。制备方法包括:(10)将废弃混凝土经破碎、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两种再生骨料;(20)取粒径为15~31mm的再生骨料3份,用强制式搅拌机正方向搅拌30~50秒,再反方向搅拌30~50秒;(30)取粒径为5~15mm的再生骨料4份,加入前述强制式搅拌机正中,正方向搅拌40~60秒,再反方向搅拌40~60秒,出料即得强化再生粗骨料。本发明以简单的操作工艺、较低的生产成本,得到了压碎值低、砂浆附着率低的再生粗骨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