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3256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33894.9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13/14 , B01L3/0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通过借助连续相液体对分散相液体的剪切力、界面张力等作用生成液滴模板,再通过固化干燥,形成具有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水凝胶微球。本发明中由于液滴是通过连续相对分散相的剪切作用产生的,而两相溶液在微通道内都很稳定,因此得到的液滴直径比较均一,后期经交联固化、洗涤干燥后可得到单分散的水凝胶微球。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52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492212.0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20/56 , C08F226/10 , C08F222/38 , C08F2/48 , C08F2/44 , C08K3/22 , C08K3/36 , C08K5/42 , C08F230/06 , C08K3/30 , C08G81/00 , C08K5/36 , B01J13/00 , B01J13/14
Abstract: 求控制生产速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编码的单分散自愈合水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水凝胶前驱液中加入不同种类的单体,制备的水凝胶微球通过不同方式可逆连接,具有自愈合性;通过在水凝胶前驱液中加入编码元素,使水凝胶微球染色或者负载量子点、使用荧光染料显示荧光或者负载光子晶体显示结构色,破坏分子链的交联即可重新获得相互独立的微球,具备循环使用的优点;通过在水凝胶前驱液中加入场响应编码元素,可以通过电场或磁场控制编码,或收集微球以及诱导组装信息化图案;通过微流控技术制备得到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5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92212.0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20/56 , C08F226/10 , C08F222/38 , C08F2/48 , C08F2/44 , C08K3/22 , C08K3/36 , C08K5/42 , C08F230/06 , C08K3/30 , C08G81/00 , C08K5/36 , B01J13/00 , B01J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编码的单分散自愈合水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水凝胶前驱液中加入不同种类的单体,制备的水凝胶微球通过不同方式可逆连接,具有自愈合性;通过在水凝胶前驱液中加入编码元素,使水凝胶微球染色或者负载量子点、使用荧光染料显示荧光或者负载光子晶体显示结构色,破坏分子链的交联即可重新获得相互独立的微球,具备循环使用的优点;通过在水凝胶前驱液中加入场响应编码元素,可以通过电场或磁场控制编码,或收集微球以及诱导组装信息化图案;通过微流控技术制备得到的水凝胶微球具有高度的单分散性且粒径可控,可根据所需进行灵活的调整适配,有利于大规模稳定制造粒径均一的水凝胶微球,也有利于根据需求控制生产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