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2972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60709.0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 H01G11/24 , H01G11/34 , H01G11/44 , H01G11/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G11/24 , C01P2002/72 , C01P2002/80 , C01P2002/85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16 , C01P2006/17 , C01P2006/40 , H01G11/34 , H01G11/44 , H01G11/86
Abstract: 本文公开发明了一种生物质基含N,S,P共掺杂多孔碳及其应用。以棕榈壳为原料,通过高温炭化和活化法成功制备出含N,S,P共掺杂多孔活性炭。本发明采用棕榈壳作为废弃生物质,不仅能够作为低成本的碳源,更为最终产物提供了N,S,P等杂原子,杂原子的存在不仅提供了氧化还原赝电容,杂原子掺杂也有利于抑制碳材料表面部分含氧官能团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不可逆变化,由于N,S,P等多种的元素掺杂所表现出来的协同效应,所制备的碳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电容特性,是一种优质的活性炭生产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14063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555280.6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1B32/32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C01P2002/72 , C01P2002/85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40 , H01M4/38 , H01M4/623 , H01M4/625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生物质衍生的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碳材料的制备和锂硫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了生物质废弃物——棕榈壳作为碳源,通过炭化、活化、漂洗和干燥简单步骤,即可获得生物质衍生的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将活性炭和硫混合进行附硫反应,得到棕榈壳活性炭和硫的复合材料;再将棕榈壳活性炭和硫的复合材料与导电碳黑、聚偏氟乙烯混合溶解于氮‑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混合浆料;然后将混合浆料涂覆在铝箔上,经干燥,制成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制得的活性炭具有高比表面积、孔径分布集中、高吸附性能及高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869927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479220.6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一种无规共聚物制备高比表面积及高比电容碳纤维的方法,属于可持续能源技术,将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以此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成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纳米纤维,再依次进行预氧化、碳化处理,得聚丙烯腈基共聚物碳纤维;将聚丙烯腈基共聚物碳纤维与KOH水溶液混合后活化,得高比表面积及高比电容碳纤维。本发明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纺丝纤维可调节,绿色环保等优点。该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储能元件,具有功率密度大,能量密度高的优点,且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586992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479220.6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规共聚物制备高比表面积及高比电容碳纤维的方法,属于可持续能源技术,将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以此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成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纳米纤维,再依次进行预氧化、碳化处理,得聚丙烯腈基共聚物碳纤维;将聚丙烯腈基共聚物碳纤维与KOH水溶液混合后活化,得高比表面积及高比电容碳纤维。本发明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纺丝纤维可调节,绿色环保等优点。该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储能元件,具有功率密度大,能量密度高的优点,且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