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0813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86573.1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江苏启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和环境功能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步脱氮除磷的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复合纳米材料以羧基(‑COOH)修饰的多孔聚丙烯酸微球为载体,通过“铈前驱体引入‑原位碱沉积”的方法将氧化铈(CeO2)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入载体孔道内,从而制备成功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CON@CPM。该复合纳米材料,耦合了聚合物母体对氨氮的高效去除性能,以及氧化铈(CeO2)纳米颗粒对磷酸盐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实现了污水中氨氮和磷酸盐的同步去除。以本发明复合纳米材料为核心的废水处理工艺,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利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44207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854582.3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选择性吸附磷和硝酸盐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应用,属于污水生化尾水深度处理领域。该同步选择性吸附磷和硝酸盐的纳米复合材料载体为季胺化的纳米孔聚苯乙烯球体,孔内均匀分布有Fe(Ⅲ)氧化物纳米颗粒。使用本发明材料处理污水生化尾水,能够将磷和硝酸盐两类污染物的吸附集中在一种吸附材料内进行,操作工艺简单,运行效果稳定,成本低廉,在产生环境效益的同时又产生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62230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68994.3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27/051 , B01J35/10 , A01N59/16 , A01P1/00 , C02F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0515 , A01N59/16 , B01J35/004 , B01J35/023 , B01J35/1004 , C02F1/50 , C02F23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钼‑四氧化三铁复合纳米抑菌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化学合成得到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均匀分散到硫化钼合成体系中,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分离沉淀物并烘干,得到硫化钼‑四氧化三铁复合物。将纳米材料经无水乙醇灭菌后,离心再去除上清,再加入水充分混和均匀。将浓度不等的硫化钼‑四氧化三铁复合物材料加入到含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试管内,分别置于摇床上振荡培养并分析抑制效率。本发明的硫化钼‑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仅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优异的抑制效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发明的该复合纳米材料还可以利用四氧化三铁的铁磁性进行回收,对环境友好不会引发细菌的耐药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44207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0854582.3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选择性吸附磷和硝酸盐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应用,属于污水生化尾水深度处理领域。该同步选择性吸附磷和硝酸盐的纳米复合材料载体为季胺化的纳米孔聚苯乙烯球体,孔内均匀分布有Fe(Ⅲ)氧化物纳米颗粒。使用本发明材料处理污水生化尾水,能够将磷和硝酸盐两类污染物的吸附集中在一种吸附材料内进行,操作工艺简单,运行效果稳定,成本低廉,在产生环境效益的同时又产生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24477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695604.6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2F9/04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4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B01J20/267 , B01J20/28019 , B01J20/3425 , C02F1/001 , C02F1/288 , C02F1/66 , C02F1/722 , C02F2101/163 , C02F2101/166 , C02F2209/10 , C02F2209/11 , C02F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处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混合废水的方法和系统,属于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领域。包括步骤:混合废水通过浅层砂滤器,去除水中悬浮颗粒物;将滤液流入氧化反应池,投加过氧化氢溶液使滤液中的亚硝酸盐被氧化为硝酸盐;(将氧化池滤液流入pH调节池调整pH值为6~6.5;将滤液通过装填有聚合物吸附材料YNA‑201的吸附塔;(E)吸附达到穿透点时停止吸附,利用脱附剂,对吸附材料YNA‑201进行冲洗脱附。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单一处理技术无法实现废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同时深度去除的问题,它能够将废水中的NO2‑‑N完全去除,NO3‑‑N稳定降至10mg/L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724477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710695604.6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2F9/04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处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混合废水的方法和系统,属于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领域。包括步骤:混合废水通过浅层砂滤器,去除水中悬浮颗粒物;将滤液流入氧化反应池,投加过氧化氢溶液使滤液中的亚硝酸盐被氧化为硝酸盐;(将氧化池滤液流入pH调节池调整pH值为6~6.5;将滤液通过装填有聚合物吸附材料YNA‑201的吸附塔;(E)吸附达到穿透点时停止吸附,利用脱附剂,对吸附材料YNA‑201进行冲洗脱附。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单一处理技术无法实现废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同时深度去除的问题,它能够将废水中的NO2‑‑N完全去除,NO3‑‑N稳定降至10mg/L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622300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611168994.3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27/051 , B01J35/10 , A01N59/16 , A01P1/00 , C02F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钼‑四氧化三铁复合纳米抑菌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化学合成得到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均匀分散到硫化钼合成体系中,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分离沉淀物并烘干,得到硫化钼‑四氧化三铁复合物。将纳米材料经无水乙醇灭菌后,离心再去除上清,再加入水充分混和均匀。将浓度不等的硫化钼‑四氧化三铁复合物材料加入到含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试管内,分别置于摇床上振荡培养并分析抑制效率。本发明的硫化钼‑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仅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优异的抑制效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发明的该复合纳米材料还可以利用四氧化三铁的铁磁性进行回收,对环境友好不会引发细菌的耐药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0813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0986573.1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江苏启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和环境功能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步脱氮除磷的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复合纳米材料以羧基(‑COOH)修饰的多孔聚丙烯酸微球为载体,通过“铈前驱体引入‑原位碱沉积”的方法将氧化铈(CeO2)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入载体孔道内,从而制备成功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CON@CPM。该复合纳米材料,耦合了聚合物母体对氨氮的高效去除性能,以及氧化铈(CeO2)纳米颗粒对磷酸盐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实现了污水中氨氮和磷酸盐的同步去除。以本发明复合纳米材料为核心的废水处理工艺,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利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587291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611168995.8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钇‑四氧化三铁复合纳米抑菌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水热合成得到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均匀分散到氧化钇合成体系中,高压反应釜中反应,离心分离沉淀物并烘干过夜,得到氧化钇‑四氧化三铁复合物。将纳米材料经无水乙醇灭菌后,离心再去除上清,再加入水充分混和均匀。将浓度不等的氧化钇‑四氧化三铁复合物材料加入到一定浓度的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试管内,分别置于光及黑暗下振荡培养一定时间。然后利用平板计数法分析纳米材料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率。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抑制效率非常高,且对环境友好不会引发细菌的耐药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8729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68995.8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2F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钇‑四氧化三铁复合纳米抑菌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水热合成得到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均匀分散到氧化钇合成体系中,高压反应釜中反应,离心分离沉淀物并烘干过夜,得到氧化钇‑四氧化三铁复合物。将纳米材料经无水乙醇灭菌后,离心再去除上清,再加入水充分混和均匀。将浓度不等的氧化钇‑四氧化三铁复合物材料加入到一定浓度的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试管内,分别置于光及黑暗下振荡培养一定时间。然后利用平板计数法分析纳米材料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率。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抑制效率非常高,且对环境友好不会引发细菌的耐药性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