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2616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542995.9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成都通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5G毫米波双频带双模混频器及无线通信终端,所述5G毫米波双频带双模混频器中第一MOS管通过漏极与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的源极相连,第一MOS管通过漏极与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MOS管通过栅极与第一电容一端连接,第一电容另一端与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三MOS管通过栅极与第二电容一端连接,第二电容另一端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本发明基于单平衡混频器结构,具有本振基波混频和本振二次谐波混频两种混频模式,通过差模和共模的提取,输出中频,使用一个混频器实现了两个频带信号的下变频,抑制了两个频带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不会引入较大的功率、面积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20837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549942.X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成都通量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3K17/6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基射频单刀四掷开关,由电阻、电感、MOS管、传输线和隔直电容组成,包括4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是端口P1连接隔直电容C1一端,隔直电容C1另一端连接MOS管M1的源极、电感L1的一端,MOS管M1的栅极安装一个电阻R17再接控制电压VC1,MOS管M1的衬底安装一个电阻R1再接地,MOS管M1的漏极连接MOS管M2的源极,MOS管M2的栅极安装一个电阻R18再接控制电压VC1,MOS管M2的衬底安装一个电阻R2再接地,MOS管M2的漏极连接MOS管M3的源极,MOS管M3的栅极安装一个电阻R19再接控制电压VC1,MOS管M3的衬底安装一个电阻R3再接地。本发明通过传输线阻抗变换方式,堆叠方式、源漏偏压方式、交流浮体方式、LC谐振方式,实现开关的高隔离度、高功率容量和高回波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90013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42488.5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成都通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5G毫米波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放大和混频功能切换的5G双频带上混频器及终端,第一双平衡有源混频器和第二双平衡有源混频器串联连接,第一双平衡有源混频器两端分别与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连接,第二双平衡有源混频器两端分别与第二变压器和第三变压器连接;第一双平衡有源混频器设置有第一MOS管和与第一MOS管连接的第四变压器;第二双平衡有源混频器设置有第二MOS管和与第二MOS管连接的第五变压器。本发明通过将两个双平衡混频器串联,后级的混频器可以通过控制偏压和交流信号开关从而切换为放大器功能,使得整个混频器可以进行一次混频或两次混频,分别对应两个频带的射频信号,因此可以实现双频带上混频。
-
公开(公告)号:CN1149001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42947.X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成都通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体电极隔离MOS管中和电容放大器及终端,带体电极隔离MOS管中和电容放大器设置有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MOS管中的栅极接正相输入信号端Vin+,第一MOS管中的漏极接正相输出信号端Vout+;第二MOS管中的栅极接反相输入信号端Vin‑,第二MOS管中的漏极接负相输出信号端Vout‑;第三MOS管中的源极连接第一电阻,第三MOS管中的体电极连接第二电阻;第四MOS管中的源极连接第一电阻。本发明可以提高放大器的增益,优化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有助于射频芯片整体性能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27806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62125.9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成都通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检测来波方向与干扰方向的波束追踪电路,在相控阵接收链路末端利用耦合网络提取出耦合端信号与PD端信号,耦合端信号经过减法器滤除共模信号,通过PD将信号功率与相位信息转化为直流电压信息。PD端信号经过耦合相移网络同时对两路信号进行处理,分别使一路信号经过相移后与未相移的另一路信号进行叠加,输出两路新信号转化为直流电压信息。通过三个PD输出的电压信号即可反推出来波方向与干扰方向,达到同时检测这两者的目的。本申请无须改变传统射频移相型接收机接收链路设计。可以十分方便地升级以往传统接收机架构,为其提供波束追踪能力。有助于解决以往
-
公开(公告)号:CN1172780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62125.9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成都通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检测来波方向与干扰方向的波束追踪电路,在相控阵接收链路末端利用耦合网络提取出耦合端信号与PD端信号,耦合端信号经过减法器滤除共模信号,通过PD将信号功率与相位信息转化为直流电压信息。PD端信号经过耦合相移网络同时对两路信号进行处理,分别使一路信号经过相移后与未相移的另一路信号进行叠加,输出两路新信号转化为直流电压信息。通过三个PD输出的电压信号即可反推出来波方向与干扰方向,达到同时检测这两者的目的。本申请无须改变传统射频移相型接收机接收链路设计。可以十分方便地升级以往传统接收机架构,为其提供波束追踪能力。有助于解决以往波束追踪链路复杂度高、难以集成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2616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42995.9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成都通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5G毫米波双频带双模混频器及无线通信终端,所述5G毫米波双频带双模混频器中第一MOS管通过漏极与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的源极相连,第一MOS管通过漏极与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MOS管通过栅极与第一电容一端连接,第一电容另一端与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三MOS管通过栅极与第二电容一端连接,第二电容另一端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本发明基于单平衡混频器结构,具有本振基波混频和本振二次谐波混频两种混频模式,通过差模和共模的提取,输出中频,使用一个混频器实现了两个频带信号的下变频,抑制了两个频带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不会引入较大的功率、面积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424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54665.8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成都通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干扰消除能力的相控阵接收机前端架构,包括可叠加的三通道拓扑结构和功率合成单元;三通道拓扑结构用于接收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根据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产生第一输出信号、第二输出信号和干扰抑制信号;功率合成单元用于接收三通道拓扑结构传输的第一输出信号、第二输出信号和干扰抑制信号,对第一输出信号、第二输出信号和干扰抑制信号进行矢量相加以产生消除干扰信号的输出信号,并将消除干扰信号的输出信号传输至后级电路。本发明能在主瓣方向和主瓣增益不变的情况下,定向消除高功率干扰信号,进而起到保护接收机前端的后级电路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0589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87831.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成都通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单转差功能的超宽带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通的单转差放大电路、第一级缓冲电路、第一级间匹配电路、第二级缓冲电路、第二级间匹配电路。单转差放大电路用于对单端输入信号RFin放大并转换为差分信号,完成阻抗和噪声匹配同步实现;第一级缓冲电路与第二级缓冲电路结构相同,均用于对所述单转差放大电路输出的差分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处理和相位幅度调整;第一级间匹配电路与第二级间匹配电路结构相同,均用于实现级间和输出匹配、进一步平衡差分信号的相位幅度并输出差分信号。本发明能够实现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并且在较大带宽内具有优异的单转差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05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87831.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成都通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单转差功能的超宽带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通的单转差放大电路、第一级缓冲电路、第一级间匹配电路、第二级缓冲电路、第二级间匹配电路。单转差放大电路用于对单端输入信号RFin放大并转换为差分信号,完成阻抗和噪声匹配同步实现;第一级缓冲电路与第二级缓冲电路结构相同,均用于对所述单转差放大电路输出的差分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处理和相位幅度调整;第一级间匹配电路与第二级间匹配电路结构相同,均用于实现级间和输出匹配、进一步平衡差分信号的相位幅度并输出差分信号。本发明能够实现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并且在较大带宽内具有优异的单转差分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