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219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22508.0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 四川大学
IPC: G01N3/02 , G01N3/06 , G01N3/24 , G01N29/04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体力学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声波测试的实地岩体剪切实验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直接在原岩中剥离出底面与原岩相连的岩石试样,其后在岩石试样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分别设置超声发射探头和超声接收探头,其后在岩石试样的顶面施加设定轴压,其后在岩石试样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施加逐渐增大的横向载荷,在施加横向载荷同时超声发射探头和超声接收探头协同的匀速往复运动,并实时记录不同横向载荷下的超声波动数据,可实时监测岩石在不同受剪力情况下的物理性能及结构特征;该装置包括匀速往复移动机构,匀速往复移动机构包括壳体、传动轴和两个横移组件,横移组件包括不完全齿轮、两根齿条,该装置可带动各探头完成协同运动,控制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22392.0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体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模拟三面节理分布岩石主应力循环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试样加工;步骤二,将混凝土试样放置于承载支架上;步骤三,加载装置A加载压力#imgabs0#、加载装置B加载压力#imgabs1#、加载装置C加载压力#imgabs2#,并且使#imgabs3#;加载装置A加载#imgabs4#至#imgabs5#,稳定后恢复#imgabs6#;调换加载装置A和加载装置B的位置,然后加载装置A加载#imgabs7#至#imgabs8#,稳定后恢复#imgabs9#;调换加载装置A和加载装置C的位置,然后加载装置A加载#imgabs10#至#imgabs11#,混凝土试样达到屈服点前降低σ,稳定后恢复#imgabs12#;步骤四,递增#imgabs13#并重复步骤三直到混凝土试样被破坏;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试样不同方向应力进行变化加载,保证了试验加载过程中的一致性及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6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214594.0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墙板节点的拟静力抗震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涉及静力试验技术领域,该拟静力抗震试验装置包括:分布于试验场地面的多个地锚孔、支持框架和试验墙板,支持框架包括钢框架横梁、钢框架柱,钢框架横梁的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每个钢框架柱的顶板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每个钢框架柱的底板设置有第三连接孔,钢框架横梁的底板上设置有节点组件,节点组件用于将试验墙板的上部与钢框架横梁铰接或刚接,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法兰组件连接,且第三连接孔与地锚孔通过法兰组件连接的情况下,此时,该支持框架会将加载作用力直接传递到试验墙板或墙板连接节点处,如此能够准确研究试验墙板或墙板节点的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43024.2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 ,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噪声精细化评价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噪声精细化评价的方法,包括:对生产工序进行精细化分析,筛选出重点评价工序;对监测点位进行精细化调整,优化主导传播方向及相邻交叉重叠方向监测点位;对噪声组分进行精细化分配,识别噪声监测数据矩阵各监测值的信息量和离散度;对评价结果进行精细化权衡,整合轮岗系数、各产噪设备噪声的真实值。本发明能够规避产噪设备之间噪声干扰,更好反映作业人员接收噪声大小和来源。在人员轮岗情况下,也能提高工业噪声评价结果与职业性听力健康检查结果匹配度,避免企业重复投入资金开展工业噪声评价,以及更好地检验企业防噪设备设施资金投入效果,合理优化防噪设施设备资金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66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14594.0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墙板节点的拟静力抗震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涉及静力试验技术领域,该拟静力抗震试验装置包括:分布于试验场地面的多个地锚孔、支持框架和试验墙板,支持框架包括钢框架横梁、钢框架柱,钢框架横梁的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每个钢框架柱的顶板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每个钢框架柱的底板设置有第三连接孔,钢框架横梁的底板上设置有节点组件,节点组件用于将试验墙板的上部与钢框架横梁铰接或刚接,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法兰组件连接,且第三连接孔与地锚孔通过法兰组件连接的情况下,此时,该支持框架会将加载作用力直接传递到试验墙板或墙板连接节点处,如此能够准确研究试验墙板或墙板节点的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94686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66960.7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C02F1/30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30 , C02F2101/38
Abstract: 一种氧化石墨烯/曙红Y复合物光催化降解水体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染料曙红Y共价结合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既具备了GO吸附能力强的优点、光敏染料的引入也大大增强了GO的光催化能力。当光照时,染料分子被光激发产生电子,电子还原溶液中的溶解氧,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1O2和H2O2,进而将吸附在GO表面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氧化降解。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去除高效、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有望利用太阳光用于实际水样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77728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88132.6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建立了塑限含水率、液限含水率和转折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如式I所示,Wg=Wp+(Wl-Wp)/2式I;式I中,Wg为转折含水率;Wp为塑限含水率;Wl为液限含水率,并以转折含水率为节点,分别建立了低于和高于转折含水率两个范围内的两个线性曲线,分区域研究了含水率对粘性土强度参数的影响,从而能够根据不同建筑需要选择更加准确的粘性土的含水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准确度较高,更符合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268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26916.3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三向应力变换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地震模拟技术领域。该三向应力变换装置包括底座、三个反力部和三个推动部件。三个反力部,分别设置于底座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底座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和底座沿第三方向的一侧,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三个推动部件设置于底座,推动部件包括移动端,三个推动部件中,其中一者的移动端沿第一方向移动,另一者的移动端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三者的移动端沿第三方向移动。三个推动部件能够模拟试样受到多方向的应力作用,即使得可以本申请实施例的变换装置可以用于模拟试样受到多向应力的情形。
-
公开(公告)号:CN113248209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635431.5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 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裴向军 , 周立宏 , 张佳兴 , 袁锐 , 袁胜超 , 周高明 , 薛晓峰 , 刘大金 , 章爱卫 , 孙帮涛 , 韩贵雷 , 赵晓明 , 李东立 , 毕海涛 , 胡其全 , 杜超超 , 张俊平 , 付毅 , 陈策 , 杨昌松 , 刘滔 , 陈强 , 李晓雄 , 陈恩进 , 任浩 , 龙明睿 , 姜庆钱
IPC: C04B28/04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碱性水泥黏土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灌浆技术和岩土工程加固领域,低碱性水泥黏土浆液包括硅酸盐水泥、硅粉、黏土、降碱组分一、降碱组分二、降碱组分三、水等按一定的重量份组成。本发明先将降碱组分一、降碱组分二、降碱组分三加水溶解,再将硅酸盐水泥、硅粉、黏土混合加水搅拌制备成为水泥基浆液,最后将溶解的外加剂加入至浆液中搅拌均匀制得低碱性水泥黏土注浆材料。所得材料在矿山帷幕注浆以及环保要求高的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中应用,具有流动性大、凝结时间可控、pH低、环境友好,及生产成本低、施工工艺简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7584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724008.5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分子印迹-碳化氮光催化模拟酶的制备方法,主要将具有光催化性能材料碳化氮(g-C3N4)纳米材料与分子印迹(MIP)技术相结合,在碳化氮纳米材料表面形成了对TMB特异性结合的识别位点。所得到的MIP-g-C3N4光催化模拟酶对TMB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血清、唾液等生物样品基体的抗干扰能力提升了100-1000倍;其光催化能力与未印迹的g-C3N4相比提升了2-4倍。该MIP-g-C3N4光催化模拟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推广使用,在生物传感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