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10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45116.8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C09K8/44 , C08F120/56 , C09K8/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交联时间可控型堵漏剂及制备方法,以过氧化氢为引发剂制备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为稠化剂与特定的交联剂和缓凝剂进行反应,得到了交联时间可控型堵漏剂,耐温达到150℃,在150℃条件下通过调节缓凝剂浓度控制交联时间,最长可达到4h,流变性稳定,抗盐上限为15000mg/L;凝胶堵漏剂的封堵效率达到95%以上,且所述堵漏剂在成胶前黏度较低,在井筒中的流动性良好,由地面配置后,经管线运输,运送到地下达到稠化条件时,凝胶溶液迅速固化,可以有效解决聚合物交联的时间不易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7104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13260.5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次氯酸钠溶液去除碳酸盐岩储层碳质沥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次氯酸钠溶液作为去除剂倒入容器中,在30~105℃条件下浸泡碳质沥青样品,浸泡时间大于等于6h。本发明使用条件广泛,能够在不同温度条件去除碳酸盐岩储层碳质沥青,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及工业化应用前景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3964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45110.0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9K8/4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高温、低黏度聚合物及抗高温延迟交联型聚合物凝胶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N‑丙烯酰吗啉为聚合单体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抗高温、低黏度的聚合物;以制备的聚合物作为稠化剂,与特定的交联剂和缓凝剂混合后,经过稠化反应制备得到抗高温延迟交联型聚合物凝胶堵漏剂,在高温下流变性能稳定,耐温性能达到160℃,抗盐上限为15000mg/L;凝胶堵漏剂的封堵效率达到97%以上,当缝宽为0.1mm以下时,承压能力达到9MPa以上,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所述聚合物凝胶堵漏剂具有抗高温性能,能够延迟交联。
-
公开(公告)号:CN11106042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1420898.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描述页岩裂缝‑孔隙流体自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假设有一理想圆柱体页岩岩样,圆柱体在端面中心发育一条贯穿平板裂缝,岩样的一端面与自吸流体充分接触,使其在无外加流体压力的条件下发生流体自吸;当自吸时间为t时,该页岩岩样总流体自吸质量S(t)包括三个部分,接触端面自吸进入页岩基块孔隙的自吸流体质量Sm(t)、自吸进入裂缝并储存于裂缝中的自吸流体质量Sf(t)和进入裂缝并通过裂缝壁面再自吸进入基块孔隙的自吸流体质量Sf‑m(t),分别计算出Sm(t)、Sf(t)、Sf‑m(t),相加得到S(t)。本发明建立了一种新的同时考虑页岩裂缝和纳米孔隙效应的流体自吸新模型,提升模型对页岩中流体自吸过程的描述和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5147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1218055.9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C09K8/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多孔纳米颗粒增强型清洁压裂液及制备方法,所述压裂液包括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的各组分:表面活性剂1~5%;反离子助剂1‑5%;有机多孔纳米颗粒0.05‑3%;余量为水。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搅拌溶解,随后向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有机多孔纳米颗粒,然后进行超声分散,直至有机多孔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所述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得到含有有机多孔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向所述纳米流体中加入反离子助剂并混合均匀,随后将混合液静置3~6小时,得到所述的有机多孔纳米颗粒增强型清洁压裂液。本发明的有机多孔纳米颗粒增强型清洁压裂液不会堵塞岩石孔吼,在提高清洁压裂液粘弹性、抗温性、抗剪切性的同时能够不损伤储层。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63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58134.1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应力敏感系数预测裂缝宽度的方法,通过裂缝岩心的渗透率与裂缝宽度的关系公式和渗透率与净围压值的关系公式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应力敏感系数的预测高围压条件下裂缝宽度预测模型;将裂缝宽度预测模型与裂缝可视化装置相结合,首先进行应力敏感测试得出应力敏感系数,然后观测低围压条件下的裂缝宽度变化,在选定基准数据的条件下通过裂缝宽度预测模型,利用不同净围压预测对应的裂缝宽度,最后利用观测得到的低围压条件下的裂缝宽度对预测结果进行校正,增加预测的准确程度。本发明对围压设备要求低、预测范围广等特点,能够根据地层应力条件下测量的裂缝应力敏感系数准确的预测高围压下的裂缝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6042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420898.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描述页岩裂缝-孔隙流体自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假设有一理想圆柱体页岩岩样,圆柱体在端面中心发育一条贯穿平板裂缝,岩样的一端面与自吸流体充分接触,使其在无外加流体压力的条件下发生流体自吸;当自吸时间为t时,该页岩岩样总流体自吸质量S(t)包括三个部分,接触端面自吸进入页岩基块孔隙的自吸流体质量Sm(t)、自吸进入裂缝并储存于裂缝中的自吸流体质量Sf(t)和进入裂缝并通过裂缝壁面再自吸进入基块孔隙的自吸流体质量Sf-m(t),分别计算出Sm(t)、Sf(t)、Sf-m(t),相加得到S(t)。本发明建立了一种新的同时考虑页岩裂缝和纳米孔隙效应的流体自吸新模型,提升模型对页岩中流体自吸过程的描述和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51474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18055.9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C09K8/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多孔纳米颗粒增强型清洁压裂液及制备方法,所述压裂液包括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的各组分:表面活性剂1~5%;反离子助剂1-5%;有机多孔纳米颗粒0.05-3%;余量为水。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搅拌溶解,随后向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有机多孔纳米颗粒,然后进行超声分散,直至有机多孔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所述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得到含有有机多孔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向所述纳米流体中加入反离子助剂并混合均匀,随后将混合液静置3~6小时,得到所述的有机多孔纳米颗粒增强型清洁压裂液。本发明的有机多孔纳米颗粒增强型清洁压裂液不会堵塞岩石孔吼,在提高清洁压裂液粘弹性、抗温性、抗剪切性的同时能够不损伤储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