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投捞电泵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9020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305066.1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投捞电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油管、完井套管、油管挂和进油组件,油管的管径小于完井套管的管径、且两个管的中心轴线重合,油管中部通过油管挂与完井套管内壁固定、底部通过连接具有底部封隔器的进油组件与完井套管内壁固定;还包括铠装电缆,铠装电缆一端穿过油管挂进入油管管内、再穿过管内的悬挂筒与电泵连接、另一端穿出采油树本体。将传统可拆卸式连接电泵底部的方式颠覆,通过电缆将电泵悬挂;需要取出电泵时,通过控制采油树本体出口外的地面电缆头,即可对电泵取出,整个过程不需要投放抓取工具,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取出时,将传统底部连接的位置改变,石油可油管进油口更好地靠近电泵的叶片,提升原始的进油速度。

    一种电缆投捞电泵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9020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05066.1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投捞电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油管、完井套管、油管挂和进油组件,油管的管径小于完井套管的管径、且两个管的中心轴线重合,油管中部通过油管挂与完井套管内壁固定、底部通过连接具有底部封隔器的进油组件与完井套管内壁固定;还包括铠装电缆,铠装电缆一端穿过油管挂进入油管管内、再穿过管内的悬挂筒与电泵连接、另一端穿出采油树本体。将传统可拆卸式连接电泵底部的方式颠覆,通过电缆将电泵悬挂;需要取出电泵时,通过控制采油树本体出口外的地面电缆头,即可对电泵取出,整个过程不需要投放抓取工具,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取出时,将传统底部连接的位置改变,石油可油管进油口更好地靠近电泵的叶片,提升原始的进油速度。

    一种新能源充电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5448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35374.9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充电系统,属于新能源充电冷却领域,包括充电枪及与充电枪对应的插头,充电枪的前端设置有与电触头相匹配的环形电触片,环形电触片之间设置有封堵块,封堵块的一端与弹簧的前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后端与空心电缆的前端固定连接;空心电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同尺寸的绝缘软管,绝缘软管与充电枪的外壳之间设置有空槽,上下空槽汇聚于热交换器的工作区,绝缘软管的后端设置有循环泵的输出端,循环泵的输入端设置于热交换器的工作区;冷却主机内设置有冷媒;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于充电桩各个关键电气部件的冷却,特别是对于发热较为严重的电缆和电触头,极大概率的避免了因发热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液流控制滑套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4781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291581.9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流控制滑套,属于石油井下开采领域,包括中心管,中心管的上部通过滑套本体与外部管道滑动连接,环空管道开口与中心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中心管的内部套设有出油管道;中心管通过第二复位弹簧实现复位,中心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心单流阀,中心单流阀的下方设置有与中心单流阀匹配的阀座);中心单流阀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实现复位;中心管的下部一侧设置有锚定装置,所述锚定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部管道的内壁,锚定装置位于第一复位弹簧的上方;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阀门开启压力低、流体通道大、流体阻力小、滑动阻力小,防沙能力强、耐沙、耐磨性能更为优异、跑液冲蚀风险小、整体可靠性高等优势。

    一种具有补油工装的软管接头

    公开(公告)号:CN1150764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49145.6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补油工装的软管接头,涉及海底电力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难以对注油壁很薄的软管接头内腔补油的技术问题,包括软管接头本体,在所述软管接头本体的侧面开有与之软管接头本体内部油管贯通的注油孔,注油孔内设置有与之金属密封的补油工装,补油工装伸入注油孔的部分与注油孔腔壁构成密封腔室,所述补油工装内开有与密封腔室互通的注油通孔;本发明设计补油接头,后续可通过补油接头向内部注入液体,满足厚度较薄的充油软管补充油液工作,确保在充油软管密封且住满油的情况下,继续向充油软管进行注油作业,确保管内的液压大于管外的液压。

    液流控制滑套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478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91581.9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流控制滑套,属于石油井下开采领域,包括中心管,中心管的上部通过滑套本体与外部管道滑动连接,环空管道开口与中心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中心管的内部套设有出油管道;中心管通过第二复位弹簧实现复位,中心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心单流阀,中心单流阀的下方设置有与中心单流阀匹配的阀座);中心单流阀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实现复位;中心管的下部一侧设置有锚定装置,所述锚定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部管道的内壁,锚定装置位于第一复位弹簧的上方;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阀门开启压力低、流体通道大、流体阻力小、滑动阻力小,防沙能力强、耐沙、耐磨性能更为优异、跑液冲蚀风险小、整体可靠性高等优势。

    一种新能源充电系统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54488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335374.9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充电系统,属于新能源充电冷却领域,包括充电枪及与充电枪对应的插头,充电枪的前端设置有与电触头相匹配的环形电触片,环形电触片之间设置有封堵块,封堵块的一端与弹簧的前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后端与空心电缆的前端固定连接;空心电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同尺寸的绝缘软管,绝缘软管与充电枪的外壳之间设置有空槽,上下空槽汇聚于热交换器的工作区,绝缘软管的后端设置有循环泵的输出端,循环泵的输入端设置于热交换器的工作区;冷却主机内设置有冷媒;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于充电桩各个关键电气部件的冷却,特别是对于发热较为严重的电缆和电触头,极大概率的避免了因发热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种可单手操作的充电装置插头

    公开(公告)号:CN11313125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36290.7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单手操作的充电装置插头,属于现代新能源充电插头领域,包括输电管,输电管的前部开设有多个缺口,缺口沿着输电段的中心线中心对称设置;卡接弹片包括卡接块,卡接块的后端连接段的前端固定连接,连接段的后端与限位装置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段的底部与限位装置的底部同一水平面;限位装置的顶端与传输管外壁和传输管内壁卡接,传输管内壁与卡接弹片之间设置有空槽,卡接弹片的数量与缺口数量相对应,卡接弹片的卡接块通过缺口突出于传输管外壁;通过本发明的防虫防尘扩罩与橡胶垫片、封堵环片的联合作用,可以实现防止雨水、飞虫、灰尘等杂物对于充电效率和整体美观性的影响,达到安全、快捷充电的效果。

    一种用于母湿接头的补压装置及补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473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49126.3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母湿接头的补压装置及补压方法,涉及石油井下接头对接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湿接头内腔预油液压力不足导致接头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真空罐体,真空罐体内设置有湿接头母头和补油工装,其中,湿接头母头包括固定架,在固定架上安装有外壳,并在外壳上开有与真空罐体互通的过孔,在外壳内设置有内橡胶套和外橡胶套,内橡胶套和外橡胶套均密封组件固定在外壳内部,内橡胶套和外橡胶套内分别穿插有注油插针,在真空环境中由注油工装进行注油,随后常温常压下,拔出注油工装后插入补压装置对湿接头母头内部进行补油增压,增大内外环境的油液差,以此适应母湿接头深海作业的环境要求。

    一种水下采油树的防喷投捞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9021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287098.3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采油树的防喷投捞结构,包括设置在水下且具有水下出油口的采油树,包括油管挂,油管挂下部悬挂油管、上部与通道连接,通道顶部设置采油树帽,所述采油树帽与通道连接处设置可拆卸连接采油树帽堵头、且采油树帽堵头下方设置位于通道内的第一堵头,油管挂的下部与油管连接处设置位于油管内的第二堵头;采油树帽与第一堵头取下后,采油树可外接的管道,所述管道底部通过通道内管壁与油管挂连接、中部设置防喷器且位于采油树上方、顶部设置管盖。突破传统方式,利用了现有的防喷器作为防止井喷的开关,整个过程取消了压井液,避免了若液柱压力过大则会造成压井液流失和污染;过小则无法控制井喷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