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5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73083.6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T17/20 , G06N3/0442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的岩心薄片图像渗透率预测方法、系统,包括:得到M张关于所述原始岩心薄片图像样本的薄片单通道二值图像;通过有限元流体仿真,计算M张所述薄片单通道二值图像对应的渗透率,建立薄片图像‑渗透率数据库;S3、从N张作为训练样本的所述薄片单通道二值图像中构建若干序列样本数据,通过所述薄片图像‑渗透率数据库得到若干序列样本数据对应的实际渗透率;S4、初始化神经网络,并将S3得到的序列样本数据输入至所述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得到渗透率预测代理模型。本发明考虑了薄片图像和渗透率样本数量有限,通过表征图像相互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进而通过随机取样形成近乎无穷的训练样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02337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33269.6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铂钯比值进行油源对比的方法,涉及石油地质勘探技术领域。一种利用铂钯比值进行油源对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分别对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进行预处理,从原油样品中分离出沥青质和可溶有机质;将沥青质或预处理后的烃源岩样品进行铂族元素测定;根据烃源岩样品的铂族元素测定结果,模拟目标烃源岩样品的铂/钯概率分布,预测原油铂/钯比值范围;将原油样品测定得到的铂/钯比值结果与模拟得到的原油铂/钯比值范围进行对比。本发明通过利用烃源岩中的微量元素铂族元素进行油源比较,提高了油源对比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650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57615.1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油母质沉积环境识别方法,涉及石油地质勘探技术领域。一种原油母质沉积环境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照品处理:将源自不同沉积环境的原油均进行分离,将分离产物进行色谱‑质谱分析和色谱‑同位素‑质谱分析,获得Pr/Ph值和芴的13C同位素,建立判识图版;样品处理:将待识别样品原油进行分离,将分离产物进行色谱‑质谱分析和色谱‑同位素‑质谱分析,获得Pr/Ph值和芴的13C同位素;样品识别:将待识别样品原油的Pr/Ph值和芴的13C同位素投点至判识图版中,进行判识。本发明方法受次生作用影响较小,提高了原油母质沉积环境分析的准确度,便于对沉积盆地油源对比和油气运移路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757252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36371.7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地质成因和岩石物理的岩石类型分布预测方法及系统;通过识别生物颗粒类型及含量、颗粒与灰泥的相对含量和支撑方式,明确岩石组构类型;识别不同岩石组构类型对应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强度;明确不同岩石组构类型经历不同成岩作用后,呈现的孔隙结构特征,根据孔隙结构特征划分地质成因类型;在现有的储层静态岩石分类方法基础上,进行方法上的改进,以岩石物理相划分结果为基础,与地质成因相划分结果耦合得到静态岩石分类结果,消除了单因素分类方法的局限性,既反映强非均质性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的沉积、成岩条件,又反映不同岩石类型的物性特征,提高定量表征精度,最终降低该类储层物性参数空间分布预测的不确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7774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117066.4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可 , 瞿建华 , 王贺华 , 米中荣 , 张博 , 王志坤 , 谢恩 , 任本兵 , 刘卉 , 武新民 , 李鑫 , 巫聪 , 高鑫 , 李伊雯 , 汪伟光 , 王键 , 龙云飞 , 李豫源
IPC: G06V10/764 , G06V20/13 , G06V10/774 , G06V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岩石分类方法、分类装置,分类方法包括根据铸体薄片,识别岩心样品中的孔隙成因类型;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定量统计不同成因孔隙类型的面积占比;根据不同成因孔隙类型的面积占比及大小排序,将岩心样品点投影到孔隙分类三角图上进行孔隙相划分;根据孔隙相划分进行孔渗关系验证,直至所有岩石类型的孔渗关系式相关参数均大于等于0.7,完成孔隙型碳酸盐岩岩石分类。本发明可用于有效表征孔隙型碳酸盐岩的复杂孔隙结构,建立不同岩石类型的孔渗关系,为测井解释及物性预测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1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556126.6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15/02 , G01N23/20 , G01N23/2251 , G01N3/12 , G01N23/203 ,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油气盆地有效盖层的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包括以下步骤:(1)典型样品选取;(2)岩石粒度、矿物含量与成岩作用分析;(3)岩石突破压力计算;(4)岩石孔隙系统刻画;(5)岩石最大连通孔隙系统分析;(6)建立有效盖层判别模型,厘定有效盖层参数;本发明通过大视域孔隙图像分析以及突破压力测试,明确不同物质组成盖层岩石样品的孔隙系统特征与最大连通孔隙系统特征,从最大连通孔隙系统这一影响盖层封闭能力的根本因素出发,通过少量样品的图像分析,综合考虑物质组成差异以及成岩作用差异对有效盖层发育的影响。对于短时间、低成本识别有效盖层的发育条件,预测天然气保存、二氧化碳封存有利区具有重要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685274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62940.6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泥岩薄互层的物理模型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从上往下依次的标准水平层、薄互层、均匀层和断层层,标准水平层的模拟材料为混合比例1:0.33‑1:0.37的环氧树脂与硅橡胶;薄互层具有砂岩层和泥岩层,泥岩层和砂岩层之间紧密贴合设置,泥岩层与标准水平层之间紧密贴合设置,泥岩层与断层层之间紧密贴合设置,薄互层2采用环氧树脂与硅橡胶混合配置的模拟材料,其中,泥岩层的环氧树脂与硅橡胶的混合比例为1:0.18‑1:0.22,砂岩层的环氧树脂与硅橡胶的混合比例为1:0.08‑1:0.12;均匀层的模拟材料为环氧树脂;断层层的模拟材料为混合比例1:0.8‑1:1.2的环氧树脂与滑石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物理模型能够更佳的研究砂泥岩薄互层的地震反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916509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657615.1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油母质沉积环境识别方法,涉及石油地质勘探技术领域。一种原油母质沉积环境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照品处理:将源自不同沉积环境的原油均进行分离,将分离产物进行色谱‑质谱分析和色谱‑同位素‑质谱分析,获得Pr/Ph值和芴的13C同位素,建立判识图版;样品处理:将待识别样品原油进行分离,将分离产物进行色谱‑质谱分析和色谱‑同位素‑质谱分析,获得Pr/Ph值和芴的13C同位素;样品识别:将待识别样品原油的Pr/Ph值和芴的13C同位素投点至判识图版中,进行判识。本发明方法受次生作用影响较小,提高了原油母质沉积环境分析的准确度,便于对沉积盆地油源对比和油气运移路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97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91187.X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V11/00 , E21B49/00 , G06F18/25 , G06N3/049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因素测井信息综合的低阻油层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油气田开发的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的低阻油层解释未能综合考虑测井曲线的多种信息,导致识别结果存在矛盾的问题,方案要点包括:获取研究区资料;基于研究区资料分析储层四性之间的关系;基于储层四性之间的关系,结合测井录井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以及研究区油藏情况,确定研究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基于研究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选择视电阻增大率、核磁共振测量束缚水饱和度T2截止值、自然电位幅度比值作为研究参数,基于三个研究参数加权融合得到综合低阻油层识别结果;基于多因素计算综合得分进行低阻油层识别,提高低阻油层的识别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050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05734.6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盆地尺度的碳酸盐岩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建立岩溶古地貌恢复标志层的地层剖面;将各个钻井与相邻的野外露头组成地层对比网络,将地层对比网络与地层剖面进行对比,得到各个钻井与野外露头之间的岩溶古地貌恢复标志层的顶部与底部的界限位置;编制出岩溶古地貌恢复标志层的地层厚度平面等值线图;绘制岩溶古地貌恢复标志层的岩相古地理图;识别盆地内发育的岩溶古地貌单元类型,在由地层厚度平面等值线图和岩相古地理图融合所得的参照图上,基于预设的地层厚度范围及沉积相类型,划分出岩溶古地貌单元,按照岩溶古地貌单元在地层厚度平面等值线图上编制出岩溶古地貌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