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地在移动设备中用于胶合窗的压敏胶粘带

    公开(公告)号:CN10320135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80053763.7

    申请日:2011-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面胶粘带,其包含载体层和两个外部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层,其中至少一种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是包含聚合物组合物的交联产物,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以下组分:A)聚合物组分(组分A),其包含88-100wt%的一种或者多种聚丙烯酸酯(组分A1),所述聚丙烯酸酯(组分A1)至少包含:a)相对于组分A1,1-15wt%的一种或者多种具有至少一个烯键式不饱和键的单体,选择每种具有至少一个烯键式不饱和键的单体,使得包含各自单体的相应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至少0°C(单体a),其中至少一些单体(a)还包含至少一个羧酸基团(单体a1),b)相对于组分A1,85-99wt%的一种或者多种选自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组的单体,选择每种选自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组的单体,使得包含各自单体的相应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不高于-30°C(单体b),B)至少一种共价交联的二官能或者多官能交联剂(组分B),其中组分A和B总共合计聚合物化合物的至少95wt%,以及其中,以一定量添加所述至少一种交联剂,使得交联剂的交联活性中心的物质的量nZ与聚合物组分A1的大分子的理论物质的量nP的数量比率V=nZ/nP的值为0.15-0.60,其中交联剂的交联活性中心的物质的量nZ得自交联剂的质量mV乘以每个交联剂分子的交联活性中心的数目f除以交联剂的分子量Mv,即,nZ=f.mV/MV,以及聚合物组分A1的大分子的理论物质的量nP得自压敏胶粘剂化合物中的聚合物组分的质量mP除以所述组分的平均分子量Mn,P,即,nP=mP/Mn,P。

    改善胶粘带在难以粘合的塑料和金属上的胶粘的底胶

    公开(公告)号:CN103619945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280029660.1

    申请日:2012-06-12

    Abstract: 所述方法涉及底胶,其包含溶解或者分散在一种或多种溶剂中的以下物质的混合物:I)压敏胶粘剂,其包含至少一种可由以下单体的自由基共聚得到的基础聚合物组分:a)至少一种直链伯醇的丙烯酸酯,所述直链伯醇在醇的烷基中具有2–10个碳原子,b)至少一种支链的非环状醇的丙烯酸酯,所述支链的非环状醇在醇的烷基中具有4–12个碳原子,c)8–15质量%丙烯酸,基于单体的总和,d)任选的至多10质量%的其它可共聚单体,基于单体的总和,II)至少一种基于金属乙酰丙酮化物、金属烷氧化物或者烷氧基金属乙酰丙酮化物的热交联剂,III)至少一种氯化聚烯烃,其特征在于基于压敏胶粘剂的基础聚合物组分的总和,热交联剂的总和的浓度为0.05质量%至5.0质量%。

    用于在湿表面上粘结、特别地用于机动车的防水胶粘剂

    公开(公告)号:CN106574160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80044170.2

    申请日:2015-08-17

    Abstract: 用于粘结高极性表面的胶粘剂K的用途,其中所述胶粘剂K是聚合物组合物的交联产物,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包括至少下列组分:(A)至少一种聚合物组分A,其包括:(i)大于或等于60重量%至小于或等于80重量%的至少一种组分A1,基于聚合物组分A的含量,其中所述组分A1包括:(i‑a)大于或等于1重量%至小于或等于15重量%的至少一种单体a,基于组分A1的含量,所述单体a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并且在各自的情况下选择所述单体a,使得各单体a的相应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至少0℃,其中单体a的总比例比例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烯属不饱和键和至少一个羧酸基团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单体a1存在,和(i‑b)大于或等于85重量%至小于或等于99重量%的至少一种单体b,基于组分A1的总含量,所述单体b选自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在各自的情况下选择所述单体b,使得各单体b的相应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小于或等于‑30℃,其中(i‑a)至少一种单体a和(i‑b)至少一种单体b在组分A1中以总计100重量%的比例比例存在,(ii)大于或等于20重量%至小于或等于40重量%的至少一种树脂组分A2,基于聚合物组分A的含量,其中(i)至少一种组分A1和(ii)至少一种树脂组分A2在聚合物组分A中以总计100重量%的比例比例存在;和(B)至少一种交联组分B,其包括共价交联二‑或多官能化合物,其中(A)至少一种聚合物组分A和(B)至少一种交联组分B在聚合物组合物的总组成中以总计大于或等于95重量%的比例比例存在,并且其中高极性的表面包括(I)至少一个羟基、羰基、羧基、SH‑、NH‑基团和/或至少一个离子型基团和/或(II)至少一种吸附的、可迁移的、包含至少一个羟基的化合物。

    具体地在移动设备中用于胶合窗的压敏胶粘带

    公开(公告)号:CN103201350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180053763.7

    申请日:2011-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面胶粘带,其包含载体层和两个外部压敏胶粘剂组合物层,其中至少一种压敏胶粘剂组合物是包含聚合物组合物的交联产物,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以下组分:A)聚合物组分(组分A),其包含88-100wt%的一种或者多种聚丙烯酸酯(组分A1),所述聚丙烯酸酯(组分A1)至少包含:a)相对于组分A1,1-15wt%的一种或者多种具有至少一个烯键式不饱和键的单体,选择每种具有至少一个烯键式不饱和键的单体,使得包含各自单体的相应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至少0°C(单体a),其中至少一些单体(a)还包含至少一个羧酸基团(单体a1),b)相对于组分A1,85-99wt%的一种或者多种选自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组的单体,选择每种选自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组的单体,使得包含各自单体的相应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不高于-30°C(单体b),B)至少一种共价交联的二官能或者多官能交联剂(组分B),其中组分A和B总共合计聚合物化合物的至少95wt%,以及其中,以一定量添加所述至少一种交联剂,使得交联剂的交联活性中心的物质的量nZ与聚合物组分A1的大分子的理论物质的量nP的数量比率V=nZ/nP的值为0.15-0.60,其中交联剂的交联活性中心的物质的量nZ得自交联剂的质量mV乘以每个交联剂分子的交联活性中心的数目f除以交联剂的分子量Mv,即,nZ=f.mV/MV,以及聚合物组分A1的大分子的理论物质的量nP得自压敏胶粘剂化合物中的聚合物组分的质量mP除以所述组分的平均分子量Mn,P,即,nP=mP/Mn,P。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