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13188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82044.8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张家港智电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储能站中电池单体的电量计算方法,属于电网电池储能管理技术领域。以特定的电池实验数据为基础,在无电流测量的电池单体管理单元中,通过分析实时测量的电池电压值的数学特征值,并根据测量电压值与实验电压值的相关系数对电池的剩余电量和电流做实时估计,较传统的仅依靠电池电压估计电池剩余电量的方法有更高的精度,在不同情况下以不同的权重因子平滑剩余电量和电流的估计结果,改善剩余电量估计结果的不稳定性,提高了电池单体管理单元的性能,降低了电池管理系统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20688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570939.6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张家港智电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1M1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储能电站的电池组可用容量修复方法,属于电网电池储能技术领域。本方法以电池单体在恒定功率下的充放电电压序列为基础,建立电压与剩余能量的对应关系,并依此将电池组在全充全放结束前时刻的各电池单体电压映射为剩余能量,进而以可用容量最小的电池为参照,对其余电池进行单独的充电或放电,以实现电池组可用容量最大化修复,增加电池组的可充放电能量,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提高储能电站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513188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482044.8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张家港智电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储能站中电池单体的电量计算方法,属于电网电池储能管理技术领域。以特定的电池实验数据为基础,在无电流测量的电池单体管理单元中,通过分析实时测量的电池电压值的数学特征值,并根据测量电压值与实验电压值的相关系数对电池的剩余电量和电流做实时估计,较传统的仅依靠电池电压估计电池剩余电量的方法有更高的精度,在不同情况下以不同的权重因子平滑剩余电量和电流的估计结果,改善剩余电量估计结果的不稳定性,提高了电池单体管理单元的性能,降低了电池管理系统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07154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59363.3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张家港智电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储能站中锂离子电池的剩余电量校正方法,属于电网电池储能管理技术领域。本方法充分考虑电池组中存在电池单体电压不均衡、电池单体老化而引起的容量衰减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电池单体均衡、更换措施,以此为基础对电池组进行两步充电以标定剩余电量上限,进行两步放电以标定剩余电量下限,并计算得到电池的可用容量,实现了含多电池单体的电池组剩余电量校正,有助于提高储能电池的利用率,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206885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70939.6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张家港智电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1M1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储能电站的电池组可用容量修复方法,属于电网电池储能技术领域。本方法以电池单体在恒定功率下的充放电电压序列为基础,建立电压与剩余能量的对应关系,并依此将电池组在全充全放结束前时刻的各电池单体电压映射为剩余能量,进而以可用容量最小的电池为参照,对其余电池进行单独的充电或放电,以实现电池组可用容量最大化修复,增加电池组的可充放电能量,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提高储能电站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361327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313674.3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张家港智电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电池寿命的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最优化计算技术领域。首先定义电池储能系统各工作参数,根据工作参数,建立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日前优化模型,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日前优化模型,最后求解削峰填谷日前优化模型的最优解和目标函数,得到日前优化模型的最优解。本发明提出的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方法,可以用来研究电池寿命与充放电次数和放电深度的关系,利于延长电池寿命。采用的状态量加倍的动态规划算法能够有效求解日前优化模型,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负荷曲线更为平坦,满足削峰填谷的应用需求。日前优化模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电池模型引入相应的非线性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02624017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077692.0
申请日:2012-03-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张家港智电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负荷预测的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实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控制领域。首先寻找历史相似日负荷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扩展短期负荷预测,建立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实时优化模型,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实时优化模型,得到电池储能系统在各个时刻的输出功率。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在实时优化模型中包含了电池充放电次数约束和放电深度约束,用来研究电池寿命与充放电次数和放电深度的关系,利于延长电池寿命。以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函数能够减小负荷曲线的峰谷差,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负荷曲线更为平坦,满足削峰填谷的应用需求。采用负荷平滑限制能够使得负荷曲线局部更加平滑。
-
公开(公告)号:CN102624017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77692.0
申请日:2012-03-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张家港智电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负荷预测的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实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控制领域。首先寻找历史相似日负荷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扩展短期负荷预测,建立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实时优化模型,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实时优化模型,得到电池储能系统在各个时刻的输出功率。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在实时优化模型中包含了电池充放电次数约束和放电深度约束,用来研究电池寿命与充放电次数和放电深度的关系,利于延长电池寿命。以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函数能够减小负荷曲线的峰谷差,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负荷曲线更为平坦,满足削峰填谷的应用需求。采用负荷平滑限制能够使得负荷曲线局部更加平滑。
-
公开(公告)号:CN102361327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13674.3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张家港智电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电池寿命的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最优化计算技术领域。首先定义电池储能系统各工作参数,根据工作参数,建立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日前优化模型,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日前优化模型,最后求解削峰填谷日前优化模型的最优解和目标函数,得到日前优化模型的最优解。本发明提出的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方法,可以用来研究电池寿命与充放电次数和放电深度的关系,利于延长电池寿命。采用的状态量加倍的动态规划算法能够有效求解日前优化模型,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负荷曲线更为平坦,满足削峰填谷的应用需求。日前优化模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电池模型引入相应的非线性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0361833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609324.0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 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是在正常运行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通过直流隔离开关在线接入其余端的方法,属于多端柔直输电系统带电接入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定直流电压模式控制待接入端的直流电压,使隔刀两侧的电压差在允许闭合范围内,并进行刀闸闭合。在闭合的过程中,当直流刀闸开始燃弧时,换流器检测到直流电流超过阈值则自动闭锁换流阀。刀闸闭合完成后,待接入端在定有功和无功功率控制模式下解锁换流阀。该方法既保证了换流阀不受合闸电流冲击,同时避免了换流阀在闭锁后因模块电容电压衰减导致电压差过大而刀闸无法闭合的情况。本发明使用较经济的隔离开关代替直流断路器,适用于一个或多个停运站再并列,对多端柔直系统中换流站的带电接入具有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