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侧开门结构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327464U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20259694.5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厢侧开门结构,包括:侧门框架,所述侧门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边梁和下边梁,以及相对设置的前围立柱和后门立柱;折叠门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前围立柱和后门立柱铰接的折叠门组件,所述折叠门组件之间相互靠近以遮挡所述侧门框架内部区域;所述折叠门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折叠门组件之间间隙密封以及所述折叠门组件与所述侧门框架之间间隙密封的密封胶条。本方案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只开启一个折叠门组件或同时开启两个折叠门组件。且与翼展车相比,本申请中车厢无需设置液压油缸及控制系统实现侧边车门的开启和控制,所需成本低,耗能低,且减轻了重量。密封胶条的设置,以对车厢起到密封作用,避免雨水进入车厢内。

    一种厢式车后门互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641766U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22935386.3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厢式车后门互锁结构,所述厢式车的后门框上设置有可分别开合的左门和右门,所述厢式车的后门框底部上设置有后门槛,包括:左门锁止机构,用于同时锁止车厢左门和右门;右门锁止机构,用于同时锁止车厢左门和右门,所述右门锁止机构分别与右门、左门和后门框连接。本方案中的左门锁止机构和右门锁止机构均能够同时锁止左门和右门,如需打开左门或者右门,需将左门锁止机构和右门锁止机构全部打开才能实现,因此车厢后门的锁止机构为“双保险”。本方案极大的增加了车厢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避免货物从车厢中掉出,也防止犯罪分子很轻易的打开车厢后门的锁止机构,而对货主造成损失。

    一种车厢顶部结构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424052U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22961043.4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厢顶部结构,包括:车顶框架,设置在车厢顶部,所述车顶框架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天窗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天窗框架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天窗框架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封闭第二开口的两个天窗盖,所述天窗框架上还设置有能够避免雨水进入所述第二开口的挡水管。本方案通过在车顶框架上设置天窗框架,使得专用设备的天线能够通过第二开口伸出车厢,满足了上述用户的需求;本方案中的天窗盖在第二开口未使用时将其封闭,避免雨水和灰尘通过第二开口进入车厢内,从而避免对车厢内部结构和设备造成损害。

    一种可举升的车架结构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54464U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20365629.5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举升的车架结构,包括:底架,底架包括纵梁和横梁,横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货厢的转锁;底架采用骨架结构替换平板运输车,有效地降低了车辆的整备质量;底架通过连接组件与车辆连接,确保底架与车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底架上设有用于举升货厢的举升机构,当需要卸下货厢时,举升机构将货厢举升至预设高度,在地面与货厢之间设置支撑,举升机构回程,车辆开出即可实现货厢的拆卸;当需要装载货厢时,车辆将底架开进货厢下方,举升机构举升至预设高度承接货厢,将货厢与地面之间的支撑消除,举升机构回程,通过转锁与货厢固定,从而快速完成货厢的装载。通过在底架上设置举升机构有效提高了货厢的装卸效率,同时降低了装卸成本。

    车厢门体固定结构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9528726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20259691.1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厢门体固定结构及车辆,其中,车厢门体固定结构包括滑轨,安装在侧门框架上,所述滑轨上至少开设有一个用于门体开启后定位的第一定位孔;滑块,可沿着所述滑轨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上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开设有第二定位孔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安装在所述门体上;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插入件,用于所述门体开启使得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重合后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本方案中门体固定过程简单,使用方便。

    翼展车侧围结构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325876U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20183359.1

    申请日:2023-02-10

    Inventor: 杨敏 谭仟 徐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专用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翼展车侧围结构,包括:主体框架和翼展侧围框架,翼展侧围框架设置在主体框架上;墙板,设置在翼展侧围框架内;包边,包覆在主体框架外侧,且包边与翼展侧围框架、墙板连接;加强筋,设置在翼展侧围框架内,且加强筋与墙板连接。本申请翼展侧围框架增加纵向加强筋与横向加强筋,有效的提高了翼展侧围的强度;同时,外包边遮挡侧翼展缝隙,外部水不易进入车厢,增强了车厢的防水性能;同时,墙板自成筋,增加翼展侧围强度的同时减小翼展侧围的厚度,从而减轻翼展侧围的自重减小翼展侧围举升后的变形,以及降低液压缸承载的有益效果。

    箱体侧围总成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807272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3151618.7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体侧围总成,包括外墙板合件,所述外墙板合件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根条状的内加强梁;所述外墙板合件用于与箱体顶板连接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侧围上边梁和侧围上加强梁,所述侧围上加强梁设置在所述外墙板合件的内表面,所述侧围上边梁的一端与所述外墙板合件的外表面固定,所述侧围上边梁的另一端弯折后与所述侧围上加强梁表面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中取消了内蒙板组件等,通过设置内加强梁的方式,以减少外墙板合件受到箱体内货物的撞击,提高了人工下料、成型、冲孔、焊接的生产效率。达到了减少作业人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作业者劳动强度、减小侧围总成重量的效果。

    车门铰链及箱式货车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949959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22983882.6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铰链及箱式货车,包括:铰链座,所述铰链座包括安装板和两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于安装板上;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所述支撑板上;铰接体,所述铰接体可转动的设置于铰接轴上;其中,所述安装板呈L形状,两所述支撑板设置于安装板的一外侧面上;采用该结构的车门铰链,增大了安装板与后门框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后门框所受到安装板传递过来的应力,降低了对后门框的刚强度要求,使得后门框不易变形,从而提高了后门框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提高了安装板与后门框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在箱式货车上安装该车门铰链,提高了后门框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安装板与后门框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从而提高了箱式货车的安全性。

    一种车厢侧滑门结构及货车

    公开(公告)号:CN216467285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902265.9

    申请日:2021-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厢侧滑门结构及货车,包括:中门和至少一个边门,所述中门和各个所述边门均平行设置在车厢侧面,并且所述中门和各个所述边门在常态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中门机构,用于开门时使中门在与边门不同的平面上滑动;边门机构,用于开门时使边门在其自身所在平面滑动,所述边门机构包括第一边门组件和第二边门组件,所述第一边门组件连接在第一中门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边门组件连接在第二中门组件的顶部。本方案通过中门机构能够使得中门在与边门不同的平面上滑动,中门可与任意的边门重合,并能够在任意位置停止,极大地提高了车厢侧面的开放程度。

    一种车厢结构及货车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424587U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22902278.6

    申请日:2021-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厢结构及货车,包括厢体、设置在所述厢体底部的底板和地板,从所述底板的中部至两端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高度逐渐增大的垫块,各个所述垫块的间距相等,所述地板设置在从所述底板中部至其任一端的各个所述垫块上,在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两块所述地板。本方案通过在底板上设置多个垫块将车厢底板上的地板设置成中间低两边高的形式,避免车厢内装载的货物向两侧倾倒碰撞从而撞坏车厢门板,从而对货车的行驶产生安全隐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