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环境碳普惠数据采测装置以及采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55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20189.2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办公室环境碳普惠数据采测装置,用于监测办公室环境数据和监控照明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边缘设备、云计算平台以及边缘网关,边缘设备设置于办公室,用于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和用户互动信息;云计算平台用于收集环境数据,并根据环境变化控制边缘设备进行调整,云计算平台与边缘设备之间网络连接;以及边缘网关用于与云计算平台建立网络通信并对边缘设备配置更新和性能监控,边缘网关具有一边缘设备管理模块,边缘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对边缘设备所收集的环境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筛选和预处理。通过将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与边缘网关的实时响应能力相结合,精确匹配办公区域的实际需求,实现能耗的最优化管理。

    一种分布式储能并网逆变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8679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60722.7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储能并网逆变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信号采集模块、Park变换模块、参数计算模块、下垂控制模块、双环控制模块、PWM发生模块、电压逆变模块和滤波模块;电压逆变模块的输入端与分布式储能设备连接,电压逆变模块的输出端与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交流电网侧连接;电信号采集模块与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信号采集模块与Park变换模块连接,Park变换模块与参数计算模块连接,参数计算模块与下垂控制模块连接,下垂控制模块与双环控制模块连接,双环控制模块与PWM发生模块连接,PWM发生模块与电压逆变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可提高分布式储能设备的供电质量与供电稳定性。

    一种分布式储能并网逆变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8679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010960722.7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储能并网逆变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信号采集模块、Park变换模块、参数计算模块、下垂控制模块、双环控制模块、PWM发生模块、电压逆变模块和滤波模块;电压逆变模块的输入端与分布式储能设备连接,电压逆变模块的输出端与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交流电网侧连接;电信号采集模块与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信号采集模块与Park变换模块连接,Park变换模块与参数计算模块连接,参数计算模块与下垂控制模块连接,下垂控制模块与双环控制模块连接,双环控制模块与PWM发生模块连接,PWM发生模块与电压逆变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可提高分布式储能设备的供电质量与供电稳定性。

    一种分布式储能并网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754007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018636.2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储能并网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储能变流模块、信号调整模块和并网保护控制模块;所述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入端与分布式储能器件连接,所述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并网保护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并网保护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交流电网连接,且在所述并网保护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电网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负载;所述信号调整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调整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网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调整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变流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并网保护控制模块可快速可靠地切断分布式储能器件引起的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用户侧储能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3717630U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22018692.6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用户侧储能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光伏模块、开关模块、控制模块、双向变流模块和继电器模块,且所述光伏模块包括多个光伏阵列和光伏汇流采集器;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所述多个光伏阵列与所述光伏汇流采集器相连接,所述光伏汇流采集器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双向变流模块相连接,所述双向变流模块与所述继电器模块相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连接交流电网,且在所述继电器模块和交流电网之间连接有负载;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继电器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双向变流模块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满足多个光伏阵列的接入使用与统一管理,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一种用户侧储能系统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754006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004336.9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户侧储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配电控制模块、储能控制模块和控制管理模块;所述配电控制模块与10kV并网电压侧相连接,所述配电控制模块与380V低电压侧相连接,所述储能控制模块与所述380V低电压侧相连接,所述配电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管理模块相连接,所述储能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管理模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高效地实现对电网侧的削峰填谷需求,保证对能源的灵活存储利用,以提高系统供电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适应不同二次电缆芯径的绝缘夹

    公开(公告)号:CN207409327U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21428383.8

    申请日:2017-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应不同二次电缆芯径的绝缘夹,主要由上绝缘夹和下绝缘夹组成,上绝缘夹和下绝缘夹的中部由钢钉和弹簧固定;上绝缘夹的夹持端外缘突出且完全覆盖下绝缘夹的夹持端;下绝缘夹的夹持端内侧设有与绝缘夹横向界面平行的弧形线槽,上绝缘夹夹持端内侧设有与弧形线槽相适配的凹槽;弧形线槽和凹槽内粘连绝缘橡胶。由于上下绝缘夹具有相匹配的凹槽和弧形线槽,当上下夹紧咬合二次电缆芯时,绝缘夹前部形成了绝缘腔体,将裸露的二次电缆芯牢牢的包裹在其中,从而杜绝其与其他带电端子接触的可能。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安全可靠,杜绝了生产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及物资的浪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