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88863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787969.8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楝树小卷蛾性引诱剂,该性引诱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反-8,10-十二碳二烯醇乙酸酯,在配制时将反-8,10-十二碳二烯醇乙酸酯溶于有机溶剂后放入有机硅胶诱芯中,单个诱芯所含反-8,10-十二碳二烯醇乙酸酯的量为100-400ug。使用时将诱芯放入各式诱捕器中,可用于监测楝树小卷蛾的林间发生动态,预测其发生程度,指导防治措施适时进行,并同时诱杀雄性楝树小卷蛾,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494271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1026976.7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米蛾成虫收集装置,包括有支架(1)、集蛾漏斗(5)、产卵笼(10)、连管(6)和集蛾网盖(15)组成,所述的支架(1)的顶部设支架框架(3),支架(1)的中上部设加强杆(2),支架(1)内设有集蛾漏斗(5),集蛾漏斗(5)上口边缘置于支架(1)上的支架框架(3)上,用压框(4)套压住集蛾漏斗(5)口的边缘,集蛾漏斗(5)的下方设有连管(6),连管(6)的下端与产卵笼(10)连接。本收集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不损伤成虫,集蛾效率高,安全环保,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63857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18510.2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萝卜蚜的室内繁殖方法和装置,利用特别设计的繁殖装置,采用白菜叶离体繁殖萝卜蚜,将白菜叶片拨下,放入圆筒内,接入萝卜蚜种源,盖上筒盖,直立放入蚜虫收集盘中,7d后收集蚜虫即可;本繁殖装置由透明塑料圆筒、不锈钢架、蚜虫收集盘、透明塑料筒盖四部分组成,该装置很好地解决了白菜叶易腐烂、易失水和蚜虫收集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繁殖萝卜蚜的步骤非常简单。本萝卜蚜的室内繁殖方法采用的寄主-大白菜容易获得,不受季节的限制,省掉了传统蚜虫繁殖技术中的育苗环节,极大地节省了育苗人工和空间、苗期管理成本,蚜虫繁殖的过程更加简便,更适合蚜虫的规模化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43030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60985.8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桉蝙蛾幼虫的野外活体捕捉方法,将虫粪包打开,找到蛀道口,用镊子清理蛀道口周围的木屑和虫丝,将原料重量浓度1∶1辣椒水装带长嘴塑料容器内,注入桉蝙蛾幼虫蛀道内,将蛀道注满,并将虫粪包盖回,以刺激该虫迫使其从洞口爬出,待该虫从洞口爬出后用工具将其活抓,并放入指型塑料容器中将其带回室内备用。本发明省时省工,平均每捕捉一只幼虫的时间少于5分钟,本发明所用材料为辣椒,价格低廉,辣椒水的配置也简单易行,适合在野外抓捕大量的不同龄期的桉蝙蛾活体幼虫,为筛选桉蝙蛾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提供大量的实验材料,从而达到持续防治该虫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969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74195.4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 A23K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繁殖暗黑赤眼蜂的方法及米蛾饲养饲料,米蛾饲养饲料分A饲料和B饲料,A饲料的原料成份及重量份数:粗麦麸50份、玉米粉40份、面粉10份和水5份;B饲料的原料成份及重量份数:粗麦麸50份、玉米粉40份、面粉5份、鱼粉3份、酵母粉2份和水5份。繁殖方法以米蛾卵为中间寄主,采用多种饲料配制米蛾不同时期幼虫的配方饲料,通过配方饲料饲养米蛾幼虫使成虫羽化整齐,产卵量高,采用大试管接入卵卡的方式来大量接种繁殖赤眼蜂。本发明不需大型仪器,所用繁殖材料简单易得,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对环境友好、无污染,所生产的暗黑赤眼蜂可用于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28354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58147.6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3/00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树植物主要害虫桐花毛颚小卷蛾的生物防治方法,该方法选择螟黄赤眼蜂作为蜂种,采用米蛾卵在繁蜂箱内进行赤眼蜂繁育,然后在每年4月中旬按每公顷每次释放螟黄赤眼蜂≥20万头,设置≥30个释放点,防治红树植物主要害虫桐花毛颚小卷蛾。本发明利用林间毛颚小卷蛾的自然天敌螟黄赤眼蜂天然无污染、操作方便、高效环保的红树植物害虫桐花毛颚小卷蛾的防治方法;同时还能对螟黄赤眼蜂进行大量繁育。本发明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无污染,可持续控制毛颚小卷蛾对红树植物桐花树的危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430183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310416520.6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资源昆虫室内繁殖和饲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蜡螟室内大规模繁殖和饲养方法。本发明是先收集个体健壮的老熟幼虫作为种源,将其放入带有化蛹装置的容器中化蛹,一周以后取出大蜡螟蛹放入带有卵收集装置的容器中,一周以后,取出卵收集装置,将卵取下按饲料与卵按一定的比例放入饲养容器中,饲料被消耗90%左右时即需要添加。待大蜡螟老熟幼虫从饲料中爬出时取去,挑选个大的作为种源继续繁殖,其余的放回饲料中饲养或作为试虫使用或出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大蜡螟的大规模繁殖费工费时、不能实现周年性和批量生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大批量生产大蜡螟的室内繁殖和饲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39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84880.1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N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7/00 , C12N2710/14051 , C12N2710/141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昆虫杆状病毒的纯化方法,将昆虫杆状病毒液依次进行收集、差速离心、裂解、微滤,得到纯化的病毒液。本发明根据昆虫病毒与常见病毒的生物学差异,将差速离心技术、病毒裂解技术和微滤除菌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简单高效的病毒除菌纯化方法,为基础研究领域的后续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进一步研制昆虫杆状病毒生物农药提供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494271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1026976.7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米蛾成虫收集装置,包括有支架(1)、集蛾漏斗(5)、产卵笼(10)、连管(6)和集蛾网盖(15)组成,所述的支架(1)的顶部设支架框架(3),支架(1)的中上部设加强杆(2),支架(1)内设有集蛾漏斗(5),集蛾漏斗(5)上口边缘置于支架(1)上的支架框架(3)上,用压框(4)套压住集蛾漏斗(5)口的边缘,集蛾漏斗(5)的下方设有连管(6),连管(6)的下端与产卵笼(10)连接。本收集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不损伤成虫,集蛾效率高,安全环保,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43018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16520.6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资源昆虫室内繁殖和饲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蜡螟室内大规模繁殖和饲养方法。本发明是先收集个体健壮的老熟幼虫作为种源,将其放入带有化蛹装置的容器中化蛹,一周以后取出大蜡螟蛹放入带有卵收集装置的容器中,一周以后,取出卵收集装置,将卵取下按饲料与卵按一定的比例放入饲养容器中,饲料被消耗90%左右时即需要添加。待大蜡螟老熟幼虫从饲料中爬出时取去,挑选个大的作为种源继续繁殖,其余的放回饲料中饲养或作为试虫使用或出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大蜡螟的大规模繁殖费工费时、不能实现周年性和批量生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大批量生产大蜡螟的室内繁殖和饲养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