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栓钉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附加变形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766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62490.1

    申请日:2017-01-24

    IPC分类号: G01B21/32

    CPC分类号: G01B21/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栓钉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附加变形的评估方法,根据疲劳设计荷载确定组合梁中最不利截面的应力状态,以此为依据得到混凝土和栓钉所承受的应力幅,分别计算混凝土弹性模量的退化程度和栓钉连接件的滑移增量,并计算由两者引起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疲劳附加变形。该方法同时考虑了混凝土材料弹性模量退化和栓钉抗剪连接件滑移增量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附加变形的影响,可实现准确地预测等幅疲劳荷载作用下采用栓钉抗剪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疲劳附加变形,有利于保证组合梁结构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同时可以有效控制采用栓钉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发生灾难性疲劳破坏的风险。

    采用栓钉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附加变形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7667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710062490.1

    申请日:2017-01-24

    IPC分类号: G01B21/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栓钉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附加变形的评估方法,根据疲劳设计荷载确定组合梁中最不利截面的应力状态,以此为依据得到混凝土和栓钉所承受的应力幅,分别计算混凝土弹性模量的退化程度和栓钉连接件的滑移增量,并计算由两者引起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疲劳附加变形。该方法同时考虑了混凝土材料弹性模量退化和栓钉抗剪连接件滑移增量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附加变形的影响,可实现准确地预测等幅疲劳荷载作用下采用栓钉抗剪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疲劳附加变形,有利于保证组合梁结构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同时可以有效控制采用栓钉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发生灾难性疲劳破坏的风险。

    高分辨率应变测试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06210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0342344.X

    申请日:2016-05-23

    IPC分类号: G01B7/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辨率应变测试方法,该法采用不同刚度比和长度比的两种部件进行一定构造的连接组合,通过力学原理将有效距离内的变形集中至某一部件上,起到机械放大桥梁应变的作用。据此,发明人还设计制作了相应测试装置。使用该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结合发明人经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方法推导的基于部件参数刚度比、长度比的高准确度应变求解公式,以实现较高的测试准确度,达到0.01με甚至更高,可广泛适用于桥梁荷载试验、健康监控及基于动应变识别移动荷载等技术领域。

    一种T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875399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679514.9

    申请日:2016-06-28

    申请人: 广西大学

    IPC分类号: E04B1/30 E04B1/5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结构,所述异形柱框架结构包括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异形框架,所述钢框架布置于混凝土异形框架的内侧表面,两种框架结构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T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结构,能很好地加强异形柱肢端的受力,使其不会像钢筋混凝土异形柱那样在地震作用下首先在肢端部破坏,提高其抗震性能,不存在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及钢骨与钢筋间的布置不便的问题,并具有组合结构在施工支模等方面的优点。能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承载力,提高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解决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钢骨架较复杂造成施工不便的问题。

    高分辨率应变测试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79104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474105.5

    申请日:2016-05-23

    IPC分类号: G01B7/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分辨率应变测试装置,主要由底座、感应杆、传递杆和电阻式应变片组成。该装置采用不同刚度比和长度比的两种部件进行一定构造的连接组合,通过力学原理将有效距离内的变形集中至某一部件上,起到机械放大桥梁应变的作用。使用本实用新型和相应测试方法,结合发明人经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方法推导的基于部件参数刚度比、长度比的高准确度应变求解公式,以实现较高的测试准确度,达到0.01με甚至更高,可广泛适用于桥梁荷载试验、健康监控及基于动应变识别移动荷载等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