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222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89031.6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6F30/20 , G06F18/20 , G01R31/39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仿真参数的获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三电极电池进行间歇充放电测试,得到测试过程数据和充放电OCV曲线;对测试过程数据进行参数辨识,得到电池基本特征参数:基于饱和电流积分器数据和测试过程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得到OCV动态修正系数;基于预设的插值算法和电池基本特征参数,对充放电OCV曲线进行回归拟合,得到拟合OCV曲线;基于OCV动态修正系数,对拟合OCV曲线进行滞回补偿,得到电池仿真参数。可见,该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电池仿真参数的获取精度,从而便于电池模型工程化应用和准确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374551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481686.6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66 , H01M4/04 , H01M4/13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浆料及制备方法、负极集流体、负极片、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所述导电浆料用以涂覆于预处理后的铜箔表面,所述导电浆料包括分散剂、导电剂、水系粘接剂以及溶剂,所述导电剂包括球状导电剂、管状导电剂及片状导电剂。三种导电剂联合使用形成三维导电网络,导电浆料层具有极佳的电子传导能力并增强与铜箔基材粘结力强,同时有效提高负极浆料层与导电浆料层之间的粘结力,使得负极浆料层不易脱落;制得的锂离子电芯华学性能好、循环使用寿命更长,取得比含单一导电剂的导电浆料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改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32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1070010.4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添加剂,本发明的电解液添加剂包括烷基二碳酸酯类添加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所述烷基二碳酸酯类添加剂为焦炭酸二乙酯及二碳酸二叔丁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烷基二碳酸酯类添加剂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3%~5%,所述双氟磺酰亚胺锂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5%~5%。烷基二碳酸酯类添加剂成膜在负极,改善循环性能,而未成膜的成分在高压态正极会被氧化;而LiFSI在正极形成保护膜,这一层正极膜在一定程度下降低了烷基二碳酸酯类添加剂的分解,极片界面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容量保持率,可以取得改善锂离子电芯循环性能,同时提升锂离子电芯高温存储容量保持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5170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226404.8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457 , H01M50/451 , H01M50/434 , H01M50/40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功能涂覆隔膜包括基膜、涂覆于基膜单面或双面上的陶瓷涂层,以及涂覆于陶瓷涂层上的复合涂覆层,复合涂覆层包含陶瓷材料及聚合物,陶瓷材料以团聚颗粒的形式分布于聚合物中起到支架作用。致密的陶瓷涂层为隔膜提供优越的耐热性能,复合涂敷层中的聚合物可以提供极片与隔膜之间的粘接力,而陶瓷材料给复合涂覆层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且在隔膜和极片之间制造了空间,提高了隔膜的浸润性和保液量,并为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负极的反复膨胀收缩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或缓冲,从而大大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27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08032.5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04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极片及制备方法、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涂覆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高导电活性缓冲层、涂覆在所述高导电活性缓冲层表面的含硅活性层,以及涂覆在所述含硅活性层表面的快离子传导活性层。该负极片的结构可以提升负极与负极集流体的粘结强度,降低充放电过程中接触电阻的增大;缓解大电流充电下负极表面析锂、减轻负极与电解液副反应,从而提高锂离子电芯的循环寿命及倍率特性;有效改善了辊压过程负极粘辊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122407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425573.3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包括内核、第一壳层和第二壳层,所述第一壳层包覆所述内核,所述第二壳层包覆所述第一壳层;所述内核包括硅碳复合材料;所述第一壳层包括无定形碳层;所述第二壳层包括导电聚合物层。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包括上述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能够有效约束内核的体积膨胀,构建稳定的固液界面,形成稳定的SEI膜,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41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53380.4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8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快充性能边界的计算标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目标电池的电池特性进行建模,得到电池模型,并将电池模型导入相关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计算模块;获取目标电池的电池材料信息、规格基本参数、性能边界条件、电流跳转参数、初始电流参数、初始环境参数和充电截止条件;并将获取到的各种信息、参数及条件配置到电池模型中进行迭代控制仿真,得到电池控制数据;最后,再基于电池控制数据,确定最佳执行电流值;确定与最佳执行电流值相匹配的安全快充性能边界和安全快充策略。可见,该方法及装置能够自动进行电池快充性能边界的计算标定,无需在过程中人为控制,从而提升标定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39490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810809246.1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非水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二次电池,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电池非水电解液包含有机溶剂、电解质盐和添加剂,添加剂由硅氧烷官能团化的离子液体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组成;硅氧烷官能团化的离子液体由一价阳离子和一价阴离子组成,一价阳离子的结构式如下述式(Ⅰ)或式(∏)所示;式(Ⅰ)和式(∏)中,R1、R2、R3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Z1、Z2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直链烷基;且R1、R2、R3中,至少有一个为烷氧基;一价阴离子为PF6‑、BF4‑、FSI‑或TFSI‑。本发明电解液同时含有硅氧烷官能团化的离子液体和氟代碳酸乙烯酯,这两种物质组合有效改善负极添加硅系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1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1350496.4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正极浆料、正极极片、锂离子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应用,该正极浆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正极活性物质96%‑98.5%;复合型导电剂0.7%‑3%;粘结剂0.8%‑2%,其中,复合型导电剂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导电炭黑40%‑90%;单壁碳纳米管5%‑30%;石墨烯5%‑30%。具有该正极浆料的锂离子电芯可有效减少复合导电剂的添加量,并提升正极活性物质含量,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包的循环稳定性、能量密度及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6346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922677.3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极浆料、负极片、锂离子软包电芯、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应用,负极浆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添加剂以及溶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硅系复合材料,所述添加剂包括硝酸锂。包括硅系复合材料的负极活性材料能量密度高,硝酸锂具有较高的还原电位,易于还原分解,其分解产物可以稳定的包覆在负极活性材料的表面,对负极活性材料起到钝化的作用,可有效地抑制电解液与负极活性材料之间的持续副反应,如电化学反应,从而可提高锂离子软包电芯的循环性能,使得循环寿命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