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1711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352940.3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深层排水隧道系统排水泵站,包括前水池以及部分设于前水池内的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栅状导流墙、水泵吸水管、水泵、挡板以及压水板;栅状导流墙设于前水池内且栅状导流墙的一侧与前水池的内壁连接,栅状导流墙具有多个与前水池连通的空腔;水泵吸水管的进水口伸入空腔内,水泵吸水管的出水口与水泵连通;挡板设于栅状导流墙远离前水池的内壁的一侧;压水板的一端连接于挡板的底部,另一端朝向水泵吸水管倾斜,以使得压水板的朝向前水池底壁的一面与前水池的底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从而对前水池的水流进行导流,使得前水池内的水流经导流通道导流至进水口,避免在水泵吸水管的进水口处或者挡板周围形成漩涡,影响水泵的运行效率及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5861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671756.9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深层排水隧道系统排水泵站,包括前水池以及部分设于前水池内的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栅状导流墙、水泵吸水管、水泵、挡板以及压水板;栅状导流墙设于前水池内且栅状导流墙的一侧与前水池的内壁连接,栅状导流墙具有多个与前水池连通的空腔;水泵吸水管的进水口伸入空腔内,水泵吸水管的出水口与水泵连通;挡板设于栅状导流墙远离前水池的内壁的一侧;压水板的一端连接于挡板的底部,另一端朝向水泵吸水管倾斜,以使得压水板的朝向前水池底壁的一面与前水池的底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从而对前水池的水流进行导流,使得前水池内的水流经导流通道导流至进水口,避免在水泵吸水管的进水口处或者挡板周围形成漩涡,影响水泵的运行效率及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01711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52940.3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深层排水隧道系统排水泵站,包括前水池以及部分设于前水池内的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栅状导流墙、水泵吸水管、水泵、挡板以及压水板;栅状导流墙设于前水池内且栅状导流墙的一侧与前水池的内壁连接,栅状导流墙具有多个与前水池连通的空腔;水泵吸水管的进水口伸入空腔内,水泵吸水管的出水口与水泵连通;挡板设于栅状导流墙远离前水池的内壁的一侧;压水板的一端连接于挡板的底部,另一端朝向水泵吸水管倾斜,以使得压水板的朝向前水池底壁的一面与前水池的底壁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从而对前水池的水流进行导流,使得前水池内的水流经导流通道导流至进水口,避免在水泵吸水管的进水口处或者挡板周围形成漩涡,影响水泵的运行效率及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5165191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075520.4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低影响开发堤岸的河涌,包括人行道;绿植堤岸,设置成斜坡结构,绿植堤岸的顶端与人行道对接,绿植堤岸的底端与河涌对接,绿植堤岸上设有若干种植区;反滤层,设置在绿植堤岸内;枯水期流道,设置在河涌内,枯水期流道与绿植堤岸的底端存在间隔,枯水期流道内设有用于储水的储水腔;此带低影响开发堤岸的河涌上设置绿植堤岸和反滤层,保证了堤岸的低影响开发,同时利用种植区使该堤岸兼具景观和水质净化的功能,并通过设置起汇水成流作用的枯水期流道,保证枯水期时河涌的水体流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053451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075762.3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3B3/02 , E03F5/10 , E03F5/14 , E03F5/042 , E03F3/04 , E03F1/00 , A01G9/02 , A01G20/00 , A01G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区雨洪调蓄体系,包括:截洪沟,用于截留山体洪水;透水集水沟,用于收集地面雨水;调蓄水体,设有用于汇集山体洪水和地面雨水的水体收集腔;所述截洪沟、所述透水集水沟、所述调蓄水体从高到低依次布置,所述调蓄水体与所述截洪沟和所述透水集水沟连接;以及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的输入端连通水体收集腔,所述补水机构的输出端外接至河涌。此山区雨洪调蓄体系在雨季时利用利用截洪沟和透水集水沟收集雨水,利用调蓄水体储存雨水,保证河涌的抗洪能力,在旱季时利用补水机构及时将水体收集腔内的水补给至河涌,使河涌能够适应旱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