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0687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37884.2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E02D5/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灰桩成桩装置、石灰桩成桩方法及物料输送机构,将混合好的物料从投料口处投入至物料仓内,通过第一密封盖与第二密封盖,分别封住沉管的管口与物料仓的投料口,使得沉管与物料仓均处于密封状态;接着,通过气体压缩机,将压缩气体从通气口处输入物料仓中,再通过压缩气体将物料通过输料软管压入沉管中;进入沉管中的物料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进入桩孔内。由于沉管内在气体压缩机的作用下维持一定压力,因此,进入桩孔内的物料一直受到一定压力,使得物料能够稳定压在桩孔内,有效避免物料在拔管或桩身夯实过程中,随着沉管一起向上移动,如此,通过该石灰桩成桩装置,使得物料能够在指定位置上形成稳定桩基。
-
公开(公告)号:CN10659318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04857.4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开式防火门开关控制系统和一种电力隧道常开式防火门,所述常开式防火门开关控制系统包括:动力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输入模块、控制器以及驱动输出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输入模块以及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输出模块与所述动力装置电连接;在常开式防火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输入模块输出的开门触发信号,然后根据所述开门触发信号控制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动力装置,使得所述动力装置能够将常开式防火门开启。本发明应用在电力隧道时,在烟气还未排出的情况下,无需人工进入隧道打开防火门,而实现灾后通风。大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降低了电力隧道消防救灾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84715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31259.9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桩装置包括管体、枢接在罐体一端的翻盖、及与管体连接的肋板组件;管体内设置有连通管体两端的成型腔;翻盖对应盖设成型腔的一端;翻盖上设置有桩尖,桩尖设置在翻盖背向管体的一侧;肋板组件设置在管体背向翻盖的一端,肋板组件包括夹合板、及分别连接夹合板的环向肋板与纵向肋板。上述打桩装置,通过设置管体与成型腔,保证了石灰桩的成型空间;通过设置枢接在管体的翻盖,同时保证翻盖可以对成型腔进行封堵,进而保证对成型腔填入干状混凝材料时不会与水分接触发生反应堵塞管体,进而保证了施工成功率,通过设置肋板组件保证了管体的连接可靠性,进保证打桩装置实现在高地下水软土地区实施石灰桩。
-
公开(公告)号:CN10765732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81968.3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线路信息管理系统与方法,数据录入终端获取待管理电缆的位置和身份识别信息,发送待管理电缆的位置和身份识别信息至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根据待管理电缆的位置和身份识别信息查询待管理电缆对应的预设电缆图形,并确定待管理电缆在对应的预设电缆图形中的位置关系以及电缆敷设预设参数,将待管理电缆的位置和身份信息、在对应的预设电缆图形中的位置关系以及电缆敷设预设参数关联存储,并生成标识码打印数据,标识码打印终端根据标识码打印数据,打印标识码于待管理电缆,识别终端扫描待管理电缆上的标识码,从数据库服务器下载与标识码对应的数据,实现合理且有效的电缆线路信息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593181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710004857.4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广州穗能通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程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开式防火门开关控制系统和一种电力隧道常开式防火门,所述常开式防火门开关控制系统包括:动力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输入模块、控制器以及驱动输出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输入模块以及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输出模块与所述动力装置电连接;在常开式防火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输入模块输出的开门触发信号,然后根据所述开门触发信号控制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动力装置,使得所述动力装置能够将常开式防火门开启。本发明应用在电力隧道时,在烟气还未排出的情况下,无需人工进入隧道打开防火门,而实现灾后通风。大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降低了电力隧道消防救灾的风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