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控制电路及电压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8686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82765.2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压控制电路及电压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控制压电片的电极电压,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转换模块、后级调压模块、逆变模块和压电片,电压转换模块设置有直流输出端;后级调压模块与直流输出端连接并用于调节直流输出端的直流电压;逆变模块的输入侧连接于直流输出端,输出侧用于输出交流电压;压电片与逆变模块的输出侧连接,压电片用于根据交流电压发生振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后级调压模块调节电压转换模块的直流输出端的直流电压的大小,以调节逆变模块供给至压电片的交流电压的大小,从而能够使得压电片根据不同大小的交流电压振动不同的幅度,从而达到不同的柔风感。

    空调器及其唤醒方法、唤醒装置以及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88565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208320.6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唤醒方法、唤醒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包括预充电路、第一电流环电路和第一控制电路;第二设备包括供电开关、第二供电电路、第二电流环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在供电开关连接通信线的情况下,外部电源通过预充电路、通信线和电源线给第二供电电路预充电;第二控制电路用于在第二供电电路预充电完成后,控制供电开关连接电源线,并通过第二电流环电路、通信线、电源线中的零线和第一电流环电路与第一设备建立电流环通路,以及通过电流环通路向第一设备发送预充完成信号;第一控制电路用于基于预充完成信号控制预充电路断开。该空调器实现了唤醒速度的提升,以及唤醒可靠性的提高。

    空气处理设备、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387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794626.9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气处理设备、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包括设置有出风口的外壳、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出风口输出的送风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导风部件;所述导风部件包括一个或分隔开设置的多个导风片,所述导风部件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谐振作动器,所述谐振作动器可驱动所述导风片发生谐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户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并根据用户与出风口之间的距离调节导风片的振动频率和/或振动幅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如何实现用户处于室内的不同位置调节其所处位置的风场分布的技术问题。

    电解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电解控制装置和电解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47946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51139.7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解控制方法、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解控制装置和电解设备。电解设备包括多对电极板和电解池,多对电极板设置在电解池的不同位置,电解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多对电极板按电解模式和运动模式交替工作,在电解模式下,多对电极板被配置为对电解池内的溶液进行电解,在运动模式下,多对电极板被配置为驱动电解池内的离子循环运动。本申请的电极板设有两种工作模式,运动模式可使得电解池内的离子处于流动状态,以减少离子产生的反向电场对电极板产生的电场的干扰,然后开启电解模式,以电解电解池内的离子。如此,电极板按电解模式和运动模式交替工作后,便可使得电极板附近的离子浓度不会过高,从而保证电极板的电解效果。

    离子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875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62171.0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离子风组件包括:放电模块、接收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放电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放电单元,放电单元包括介电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分别设置在介电层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相对设置,第一电极层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第一电极层的镂空结构,接收模块与放电模块间隔开设置,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接收模块分别电连接,以驱动放电模块通过介质阻挡放电产生带电粒子,并使放电模块与接收模块之间形成电场,引发带电粒子向接收模块迁移形成离子风。根据本发明的离子风组件,风量高且安全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