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设备冷凝水处理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7135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59313.4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设备冷凝水处理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空调设备包括用于收集其室外换热器产生冷凝水的第一蓄水槽、设置于第一蓄水槽所在位置的第一电加热组件以及设置于第一蓄水槽内且与室外换热器连接的冷媒管,在空调设备的制热工况下,若第一蓄水槽内冷凝水的状态满足第一化冰条件,基于冷媒管对第一蓄水槽内冷凝水进行化冰;若基于冷媒管对第一蓄水槽内冷凝水进行化冰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化冰时长,且第一蓄水槽内冷凝水的状态满足第二化冰条件,开启第一电加热组件,以辅助对第一蓄水槽内冷凝水进行化冰。通过本发明解决了超低温环境下冷凝水结冰无法及时融化而残留的技术问题。

    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69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85626.5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和空调系统,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件、第二集流件以及多个换热单体,第一集流件和第二集流件沿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开设置,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形成在同一集流件或者分别形成于第一集流件、第二集流件,多个换热单体设在第一集流件与第二集流件之间且限定出气流通道,换热单体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换热通道,气流适于沿第三方向流经气流通道;其中,多个换热单体分成多排换热单体排,多排换热单体排在第三方向上排布,每排换热单体排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换热单体,相邻两排换热单体排的至少部分换热单体在第三方向上错开设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热泵系统和空调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66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74477.2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泵系统和空调器,其中,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换向阀、室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冷却模块以及第一流向调节组件,其中,冷却模块与发热部件换热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口、压缩机的回气口、室内换热器以及室外换热器均与换向阀连接;冷却模块与电子膨胀阀连接形成第一支路,第一支路的两端、室内换热器以及室外换热器均与第一流向调节组件连接;第一流向调节组件设置为调节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的冷媒流向,以使换向阀以不同阀位运行时第一支路中的冷媒流向均为依次流经冷却模块与电子膨胀阀。本发明技术方案旨在实现设置冷却模块的热泵系统可兼顾实现防止冷却模块凝露、不停机化霜以及制冷高效运行。

    空调器
    4.
    发明公开
    空调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87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291950.3

    申请日:2023-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风轮和换热器组件。风轮设于壳体内;换热器组件设于壳体内,换热器组件包括后换热器和前换热器,后换热器位于风轮的后上侧,前换热器位于风轮的前上侧和前侧,前换热器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依次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向前沿直线延伸,第二段为朝向背离风轮方向凸出的弧形,第三段为朝向背离风轮方向凸出的弧形或第三段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向后沿直线延伸,前换热器和后换热器上均穿设有换热管。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通过将风轮和换热器组件设于壳体内,可以使前换热器在空调器内部的布局较为合理,可以对空调器内部的空间进行较好的利用。

    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15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9236.0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空调系统,换热器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换热单元,相邻两个换热单元连接,每个换热单元分别独立成型,每个换热单元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至少一个换热单体,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相对且间隔设置,换热单体具有换热通道,换热单体连接在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之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换热单元且每个换热单元是分别独立成型的,可以根据换热器的大小选择相应数量的换热单元进行装配以形成相应大小的换热器,可以根据不同系统所需的换热器大小进行模块化制作,省去开模成本和开模时间,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69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85349.8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和空调系统,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件、第二集流件及多个换热单体,第一集流件及第二集流件沿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开设置,多个换热单体设在第一集流件与第二集流件之间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换热单体之间限定出气流通道;与换热器配合使用的风轮位于换热器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进风侧或出风侧,换热单体朝向气流通道的表面为主换热面,沿第二方向且在远离风轮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多个换热单体的主换热面与风轮的转动轴线之间的夹角增大,在由进风侧至出风侧的方向上,与风轮的转动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零的主换热面朝向邻近风轮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倾斜延伸。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降低了气流流经换热器产生的压降。

    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69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85341.1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和空调系统,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件、第二集流件以及多个换热管,第一集流件和第二集流件沿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开设置,多个换热管设在第一集流件与第二集流件之间,换热管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换热通道,多个换热管之间限定出气流通道,气流适于沿第三方向流经气流通道,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两两相交;其中,换热管的横截面为换热管截面,换热管截面的外轮廓线的至少沿第三方向延伸的部分为曲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换热器,气流流经换热器时直接与换热管换热,热阻较小;换热管的曲面部分可以增强对于气流的扰动,使得流动边界层变薄,以强化换热,提高换热效率,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