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过盾构掘进断面的锚索群的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7798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0848740.X

    申请日:2016-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过盾构掘进断面的锚索群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跳仓法施工前序的人工井孔;在发现锚索的位置设置用工作平台,切断锚索,并在工作平台上设置拔除工具;采用拔除工具将锚索拔松、拉出;回填人工井孔并恢复地面;根据前序的人工井孔残留锚索的情况调整后序的人工井孔的方位和直径,但保证前序和后序的人工井孔之间形成梅花连接;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拔除全部锚索。该预处理方法通过跳仓法挖人工井孔,布孔灵活,既有效地减少了施工面积又提高了施工速度;若干人工井孔之间采用梅花连接,在盾构路径上形成连续的施工区域,确保了锚索均能拔除。此发明用于锚索拆除领域。

    一种用于超高填方的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2626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611035520.1

    申请日:2016-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高填方的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中下串联固定设置的顶部框架、中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底部框架固定设置在持力层,中部框架设置在底部框架上端,中部框架的上端设置顶部框架,顶部框架和中部框架的高度之和不低于12m,此通过顶部框架、中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的设置,首先将底部框架固定在持力层,分层填筑和压实冠梁高度范围土方,对中部框架和顶部框架同样依次进行分层填筑和压实土方,最终完成施工,因底部框架为中部框架和顶部框架提供了承载力,且该挡土墙结构为多层框架结构,使得该挡土墙结构可以满足高于12m以上土坡的挡土墙需求,框架式结构提高了承载力,此发明用于边坡支护技术领域。

    一种预应力加固梁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325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15224.5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加固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从原钢筋混凝土梁一端面贯穿至原钢筋混凝土梁另一端面的若干钢绞线,各钢绞线均为绷紧状态,还设有包覆在原钢筋混凝土梁的下表面和部分侧面若干固定板,通过在原钢筋混凝土梁中穿设因绷紧而具有预应力的钢绞线,有效地提高了原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而固定板则能提高原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钢绞线和固定板共同作用形成的加固体系,能对原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有效的加固,且钢绞线和固定板的施工简单易行,操作难度低,对原钢筋混凝土梁造成的强度损害较小,此发明用于房屋建筑加固领域。

    一种用于超高填方的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262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35520.1

    申请日:2016-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2 E02D29/0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高填方的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中下串联固定设置的顶部框架、中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底部框架固定设置在持力层,中部框架设置在底部框架上端,中部框架的上端设置顶部框架,顶部框架和中部框架的高度之和不低于12m,此通过顶部框架、中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的设置,首先将底部框架固定在持力层,分层填筑和压实冠梁高度范围土方,对中部框架和顶部框架同样依次进行分层填筑和压实土方,最终完成施工,因底部框架为中部框架和顶部框架提供了承载力,且该挡土墙结构为多层框架结构,使得该挡土墙结构可以满足高于12m以上土坡的挡土墙需求,框架式结构提高了承载力,此发明用于边坡支护技术领域。

    一种穿过盾构掘进断面的锚索群的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779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48740.X

    申请日:2016-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2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过盾构掘进断面的锚索群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跳仓法施工前序的人工井孔;在发现锚索的位置设置用工作平台,切断锚索,并在工作平台上设置拔除工具;采用拔除工具将锚索拔松、拉出;回填人工井孔并恢复地面;根据前序的人工井孔残留锚索的情况调整后序的人工井孔的方位和直径,但保证前序和后序的人工井孔之间形成梅花连接;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拔除全部锚索。该预处理方法通过跳仓法挖人工井孔,布孔灵活,既有效地减少了施工面积又提高了施工速度;若干人工井孔之间采用梅花连接,在盾构路径上形成连续的施工区域,确保了锚索均能拔除。此发明用于锚索拆除领域。

    成槽、成孔以及大直径桩由多个小直径桩替换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4689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446893.2

    申请日:2014-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槽、成孔以及大直径桩由多个小直径桩替换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地下连续墙潜孔锤辅助成槽、大直径桩潜孔锤辅助成孔、大直径桩由潜孔锤施工数个小直径桩进行等量替换三个方面内容。该技术较之常规成槽、成孔方法,能有效的克服高岩面层、坚硬岩层、斜坡岩层等综合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出现的入岩效率低、偏孔、卡锤、甚至难以成孔等诸多缺陷,能大大提高地下连续墙成槽和大直径桩成孔入岩施工效率,解决了高岩面和硬岩等复杂地质条件下入岩成槽和成孔施工技术难题,施工质量稳定可靠,符合安全文明和环保施工要求,能有效避免工程的经济损失和工期损失。

    一种永久性基坑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590038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226791.X

    申请日:2015-04-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久性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环绕基坑施工的与主体结构全面结合的地下连续墙及紧贴地下连续墙外层的内衬墙,沿各内衬墙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围檩及位于内衬墙底部的地下室底板,两相对的所述围檩间均设有水平支撑,位于两相交的水平支撑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水平支撑的支撑柱。此永久性基坑支护结构通过地下连续墙和内衬墙的结合来增强连续墙的稳定和抗渗性能,多道围檩、水平支撑以及支撑柱的设置,有利于增强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护强度、刚度,从而使得基坑支护结构可以长时间使用,而用作永久性的基坑支护,从而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和造成的环境污染,此实用新型用于建筑结构领域。

    一种桥梁桩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39250U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721526234.5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桩,包括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所述上部挖孔桩内嵌有上钢筋笼,所述下部挖孔桩内嵌有下钢筋笼,所述下钢筋笼向上部挖孔桩内部延伸,将所述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连成一个整体,上部挖孔桩的截面积大于下部钻孔桩的截面积,此桥梁桩,包括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由于上部挖孔桩的截面积大于下部钻孔桩,上部挖孔桩和下部钻孔桩之间通过钢筋笼连接,因此在施工时,须由人工挖出上部的桩孔,从而避免了对地下管线的损伤,避免因破坏地下管线而造成的施工事故,提高了施工安全性,此实用新型用于桥梁结构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