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输电线出线辅助装置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754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57208.2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线出线辅助装置和控制方法,本发明主体组件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通过长度调节设备与第二组件连接;第二组件通过远程自锁设备的闭锁环扣住绝缘子碗头;第一组件通过横担侧连接设备安装在横担上。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增加了出线的困难度,使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加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高压输电线出线辅助装置有效连接杆塔横担、线路绝缘子,为检修施工人员提供扶手装置。该装置一组为两根,在身体两侧一左一右架设使横担与绝缘子之间产生连接,这样便可以在调整板组合金具两侧形成两条手扶栏杆,辅助作业人员安全有效通过,减少高空作业工作压力,减少作业风险。该工具拆装方便,安全可靠、牢固。

    一种出线负荷三相集成保护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31802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133106.3

    申请日:2015-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线负荷三相集成保护调控方法,获取用户用电终端的用电数据并根据所述三相不平衡度,判断所述用户用电终端是否发生三相不平衡,如判定用户用电终端发生三相不平衡,则根据预设的平衡参数与所述三相不平衡度,对所述用户用电终端进行三相平衡度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能实现协调三相负荷的平衡,防止供电电压和电流的异常变化而烧毁用电设备,同时有效减少线损。同时可形成“公变台区-出线分路-分路单相-终端负荷”的多级线损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各级线损数据和比重,准确定位线损原因,分别针对超负荷运行、三相负荷不平衡、偷漏电以及计量不准确等各种情况,制定精细化的线损管理措施,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一种单相负荷一体化保护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10805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32982.4

    申请日:2015-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负荷一体化保护控制方法,采集用户设备的用电数据,并根据用户设备的用电数据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发生异常。如果是,则根据用电数据,确定用户设备所发生的用电故障,并制定相应的用电保护策略,以供用电保护设备根据用电保护策略执行相应的用电保护。通过上述方法,实现各种配电网异常和故障状态下的安全可靠用电,全面集成化用电保护包括短路、过载保护,以及断零、缺相和单相高阻对地等导致的电压失稳和电压不平衡保护,防止供电电压和电流的异常变化而烧毁用电设备,通过保护和控制手段保证供用电的连续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避免冲击负荷损耗、谐波负荷损耗和不平衡负荷损耗,充分体现安全也是节能的理念。

    一种单相负荷一体化保护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10805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510132982.4

    申请日:2015-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负荷一体化保护控制方法,采集用户设备的用电数据,并根据用户设备的用电数据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发生异常。如果是,则根据用电数据,确定用户设备所发生的用电故障,并制定相应的用电保护策略,以供用电保护设备根据用电保护策略执行相应的用电保护。通过上述方法,实现各种配电网异常和故障状态下的安全可靠用电,全面集成化用电保护包括短路、过载保护,以及断零、缺相和单相高阻对地等导致的电压失稳和电压不平衡保护,防止供电电压和电流的异常变化而烧毁用电设备,通过保护和控制手段保证供用电的连续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避免冲击负荷损耗、谐波负荷损耗和不平衡负荷损耗,充分体现安全也是节能的理念。

    警示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10015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296594.6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示装置,包括立柱、三角形警示牌、第一警示灯、第二警示灯、第三警示灯及控制器,所述三角形警示牌固定在立柱上,所述第一警示灯、第二警示灯、第三警示灯分别设置在与三角形警示牌的三个角对应的位置处,所述控制器与第一警示灯、第二警示灯、第三警示灯分别电性连接以控制一警示灯、第二警示灯、第三警示灯在全亮模式和闪烁模式之间切换。上述警示装置,三角形警示牌具有警告作用,同时第一警示灯、第二警示灯、第三警示灯能够有效地引起人们的注意,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且第一警示灯、第二警示灯、第三警示灯具备全亮模式和闪烁模式,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切换,警示效果更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