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7650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010355326.1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惠州市鸿业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Q50/06 ,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OCS系统的开关操作风险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枚举网架潮流图中所有节点;S2、选取节点,获取节点在电网正常运行时的潮流界限值P0、开关操作前节点的实际潮流值P、以及模拟开关操作后节点的计算潮流值P’;S3、计算操作前节点的实际潮流值P与潮流界限值P0的差额△P、模拟开关操作后节点的计算潮流值P’与潮流界限值P0的差额△P’、以及模拟开关操作后的实际变化率η,其中,△P=P‑P0,△P’=P’‑P0,η=△P’/P0;S4、根据计算结果,判断节点的开关操作风险。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开关操作风险预警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78428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54894.X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惠州市鸿业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备自投装置自动匹配检修压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获取本侧变电站与对侧变电站之间的线路参数;根据线路参数判断对侧开关是否在分位,若是,则投入检修压板或确认检修压板在投入状态;否则继续判断本侧开关是否在分位,若是,则退出检修压板或确认检修压板在退出状态;否则继续判断本侧开关的电流方向,若电流为流出,则投入检修压板或确认检修压板在投入状态;若电流为流入,则退出检修压板或确认检修压板在退出状态。本发明能够提高备自投装置检修压板的配置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电力系统和备自投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6157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66489.X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惠州市鸿业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电压等级的电网实时风险评估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主网数据采集模块、配网数据采集模块、拼接模块、安自装置配置模块、用户数采集模块、故障集模块、风险存储模块和风险计算模块。本发明的全电压等级的电网实时风险评估系统利用主、配网真实模型拼接,对电网由于负荷变化、方式调整、用户数变化等导致的细微的风险点变化均能精确识别,可还原真实电网实时运行状态;能够根据所配置的故障集实时进行全网设备扫描,可实现风险细微变化的精确识别,避免了电网风险识别遗漏的问题;可全天候自行进行电网风险识别,有效为电网运行人员及管理者提供电网风险识别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1461579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0366489.X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惠州市鸿业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电压等级的电网实时风险评估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主网数据采集模块、配网数据采集模块、拼接模块、安自装置配置模块、用户数采集模块、故障集模块、风险存储模块和风险计算模块。本发明的全电压等级的电网实时风险评估系统利用主、配网真实模型拼接,对电网由于负荷变化、方式调整、用户数变化等导致的细微的风险点变化均能精确识别,可还原真实电网实时运行状态;能够根据所配置的故障集实时进行全网设备扫描,可实现风险细微变化的精确识别,避免了电网风险识别遗漏的问题;可全天候自行进行电网风险识别,有效为电网运行人员及管理者提供电网风险识别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147842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354894.X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惠州市鸿业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备自投装置自动匹配检修压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获取本侧变电站与对侧变电站之间的线路参数;根据线路参数判断对侧开关是否在分位,若是,则投入检修压板或确认检修压板在投入状态;否则继续判断本侧开关是否在分位,若是,则退出检修压板或确认检修压板在退出状态;否则继续判断本侧开关的电流方向,若电流为流出,则投入检修压板或确认检修压板在投入状态;若电流为流入,则退出检修压板或确认检修压板在退出状态。本发明能够提高备自投装置检修压板的配置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电力系统和备自投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76506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55326.1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惠州市鸿业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OCS系统的开关操作风险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枚举网架潮流图中所有节点;S2、选取节点,获取节点在电网正常运行时的潮流界限值P0、开关操作前节点的实际潮流值P、以及模拟开关操作后节点的计算潮流值P’;S3、计算操作前节点的实际潮流值P与潮流界限值P0的差额△P、模拟开关操作后节点的计算潮流值P’与潮流界限值P0的差额△P’、以及模拟开关操作后的实际变化率η,其中,△P=P-P0,△P’=P’-P0,η=△P’/P0;S4、根据计算结果,判断节点的开关操作风险。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开关操作风险预警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5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8442.7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优化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用户侧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历史出力数据和预测出力数据作为输入,基于瓦瑟斯坦散度,构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强不确定性模型,基于瓦瑟斯坦分布鲁棒优化理论,构建用户侧运行成本和储能收益模型,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理论,构建配网侧综合运营成本模型,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强不确定性模型的约束求解用户侧运行成本和储能收益模型,得到使用户侧用能成本最低的储能配置方案,求解配网侧综合运营成本模型,得到使配电网综合运营成本最小的储能配置方案,能有效处理分布式电源消纳和功率波动问题,使用户侧和配网侧共享储能配置策略更加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5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7698.1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30/02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电网的运行场景筛选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在每种运行场景下的多种网络资源的容量;获取运行场景相应的综合影子价格;获取配电网在运行场景下的多种场景运行成本、需求侧约束和多种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基于综合影子价格、多种场景运行成本、需求侧约束和多种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获取配电网在运行场景下的经济调度模型;基于综合影子价格、经济调度模型和运行场景的出现概率获取运行场景的场景影响因子,并基于场景影响因子从所有运行场景中筛选出目标运行场景。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在数目较多的场景集中挖掘出潜在的、发生概率较小的运行受限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79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94051.0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开关闭锁故障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处理方法包括:确定开关的闭锁原因;根据闭锁原因确定处理策略并判断开关是否恢复正常;若否,则根据闭锁原因、母线运行方式以及开关类型中的至少两者确定处理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先针对不同的开关闭锁原因确定不同的处理策略,若开关仍然没有恢复正常,还需要根据不同的闭锁原因、不同的母线运行方式以及不同的开关类型中的至少两者确定新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开关闭锁分闸故障的问题,不同的分闸故障原因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因开关闭锁无法正确分闸导致的严重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74041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0668592.X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回路供电的110kV变电站接线确定方法及装置,该变电站接线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电网中双回路供电的110kV变电站线路接线图;根据线路接线图确定110kV变电站的母线运行方式;获取110kV变电站的第一供电回路的电流以及第二供电回路的电流;根据母线运行方式、第一供电回路的电流和第二供电回路的电流,确定110kV变电站接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回路供电的110kV变电站接线确定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确定110kV变电站接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
-
-
-
-
-
-
-